遠離沉溺手機不歸路

文/游采洵 |2020.04.27
1172觀看次
字級
圖說:108年12月9日《人間福報》第2版社論。

閱讀108年12月9日《人間福報》第2版社論
文/復旦中學高一319班游采洵

 當今人手一支手機,小朋友也不例外。讀完這篇文章,我認為台灣應該仿效西歐,建立完整的法律,保護兒少。

 大概在十年前,智慧型手機開始流行,引起一陣轟動。近幾年,手機的功能不再只有打電話、照相,花樣很多,有些大人用手機來安撫小孩情緒,但這樣不僅讓小孩知道哭就有手機玩,過度使用後,還會對專注力、視力及學習力等造成負面影響。這種情況我也不例外。 我在高中之前沒有自己的手機,現在很感謝當時父母的決定。當國中畢業,我拿到第一隻手機,生活瞬間有了變化,作息整個大混亂,早上的鬧鐘換成手機,我時常沒聽到鈴聲,校車就趕不上,幾乎每天都在「追」校車;上學途中,戴著耳機,滑著手機,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我也是其中之一,或許是因為早起加沒補眠,時常第四節課就撐不下去了,下午幾乎都在睡覺;一回家,書包一丟,衝回房間,關上門,吃飯也配著手機。每當我意識到要去讀書時,已經快八點了,讀完書通常十一點,睡覺時間被壓縮,導致隔天精神不濟。跟國中比,我的學習力、專注力明顯下降很多,負面影響層出不窮。

 我相信,這樣的狀況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且現象越來越嚴重。手機一不在身旁,便如熱鍋上螞蟻般焦躁不安,手機一拿起來,便沉浸其中,一發不可收拾。倫敦大學指出兩成的孩子有這種習慣,稱為「病態性使用手機的習慣」;知名小兒科醫學期刊也發現,使用螢幕產品的習慣越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語言障礙、自閉症的得病率越高。 法國、英國先後制定禁止兒少使用手機的相關規定,澳洲也緊跟在後。報紙報導的澳洲有趣現象,我心有戚戚焉,每當一起吃飯,大家都在滑自己的手機,走路滑,吃飯、無聊也滑,早期在路上跟朋友鄰居打招呼的熱情都沒有了,如果沒有手機,台灣會不會變得更有人情味? 美國某些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比爾蓋茲也限制自己孩子在14歲之前不可擁有智慧型手機,種種措施值得省思。

 台灣要像歐、美等國制定法律相當困難,不過我覺得可以試試看。加上師長的協助,適時叮囑、教導正確的使用方式,並限制使用時間,或許可以讓孩子遠離「沉溺手機」這一條不歸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