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佛光山 愛心便當贈弱勢

人間社記者林殷敏吉隆坡報導 |2020.04.27
1126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東禪寺滴水坊為弱勢族群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圖╱東禪寺提供
負責分發食物的義工皆會穿上防護衣,做好安全措施。 圖╱人間社記者林毅鉦
計程車司機詹嘉旺(右二)分送口罩給排隊的民眾。圖╱人間社記者林毅鉦

【人間社記者林殷敏吉隆坡報導】一個人的慈悲善心,可以「傳染」給更多人,讓愛的力量更強大,戰勝疫情對弱勢群體的打擊。

在馬來西亞,許多街友、獨居老人或是領著日薪過活的人們,他們在行動管制令期間,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一名計程車司機詹嘉旺與幾名朋友合作,從禁令實施不久後,不畏風雨地每天開車到半山芭的公民華小前發送食物,只盼為弱勢群體帶來一餐溫飽。

隨著馬國當局延長行管令,前來領取食物的人愈來愈多,物資開銷也愈來愈大,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督導梁謝強得知後,便向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彙報。不忍看到露宿者挨餓,佛光山迅速動員提供支援,包括透過籌募善款、滴水坊提供食物,讓善行得以延續下去。馬國管制令從三月十八日實施,三度延長至五月十二日才解禁。

消毒、標記 做好防疫

梁謝強分享,他第一次到現場了解發放情況時,其實相當混亂,當發放食物的車子一停,人們就會從四面八方湧現,完全顧不得社交距離;當局一度警告,若無良好防護措施,將禁止任何個人或團體派發食物。為此,佛光人邀請民防局考察,隨後當局派人協助維持秩序,發餐前,佛光救護隊會進行兩次的環境消毒,並在地上標記安全距離,讓隊伍變得井然有序,人們也都有保持一定距離。

「佛光山希望每個人都有飯吃!」梁謝強表示,從十九日開始,每天發送由佛光山東禪寺滴水坊準備的愛心便當,計畫持續到禁令結束。供給的數量也隨人群升高,從第一天的五十份,到現在要準備三百二十份;另備有近百份的麵包,讓晚到的人仍可獲得食物。

顧及街友可能一天只吃一餐,為確保用餐者能吃得飽又健康,滴水坊每天準備的食物相當多元,法師們用心提供有飽足感的食材,份量也特別加大。梁謝強提及,得知詹嘉旺等人在救援上遇到困難,鼓勵他要堅持協助這項善行,「有佛法一定有辦法;我們在做好事時,一定有很多助緣」。

正面力量 傳遞希望

「善心是會傳染的。」梁謝強表示,有人看到他們的善舉,陸續來電表示希望提供金錢援助。他也舉例,店家得知他要買水送街友,堅決不收錢;鄰居知道他在幫助弱勢群體時,也拿錢資助,正面的力量就這樣發酵。

梁謝強說:「據我們所知,他們很多是一天一餐,拿了食物馬上就地而坐開始進食,這都不出奇。他們可能昨天只吃了一餐,餓到現在。」於是,大家開始在社交媒體發放消息,獲得不少善心人士的幫忙,願意捐獻食物。詹嘉旺就開著車到不同的餐館收集清真食物,讓不同族群都可以領取,然而要長期維持是個艱巨的挑戰。

詹嘉旺表示,當初發起食物救濟,是因為擔憂很多年長者會受到禁令的影響,希望盡點力,「過去二十多天以來,我都是一個人,根本照顧不了那麼多人」,所幸在朋友的搭線下,他接觸了本來不相識的梁謝強,而有了佛光山的加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