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9線南迴公路長期因海岸侵蝕、颱風長浪侵襲以及強降雨等影響,導致路基沖刷流失,鄰近多良、大武等濱海道路與太平洋僅剩數公尺之遙。擔憂未來會導致公路塌陷,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協助公路總局提高浪襲預警的精準度外,並建議多良段用離岸潛堤,南興段養灘等方式,以減緩海岸侵蝕、降低災害。
每當颱風襲擊東台灣,台東地區常會湧起長浪沖上台9線,被當原地居民形容巨浪「好像要把公路吃掉」。
運研所港研中心代主任蔡立宏說,浪襲伴隨著沙石等被打上陸地,行車十分危險,颱風季節封閉路段只是治標,長遠要治本,因為浪襲嚴重一點就會沖刷掉路基,造成公路塌陷。
運研所建議,多良段在離開海岸線的地方,五公尺水深處放置消波塊,建造離岸潛堤,好讓波浪入射進來,經過它的上方會碎掉,釋放能量,且潛堤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加上潛沒在水裡,景觀不會被遮蔽。至於南興段,運研所建議以迂迴供沙「養灘」,讓沙灘附地變大,減緩本來要直接衝擊到陸地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