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人不飛 飛機被停工

 |2020.04.24
1217觀看次
字級
德國杜塞道多夫機場。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二十二日表示,疫情影響下,到了九月,全球飛航旅客恐減少十二億人次。因疫情原因導致商用航班減少,航空公司不得不暫時將數千架飛機留在地面上,乍看像彷彿是新建的飛機展覽館。

ICAO說,飛機運載力大幅削減,導致航空公司今年前九個月的收入銳減多達一千六百億美元至二千五百三十億美元(約新台幣四點八兆元至七點六兆元),疫情導致美國航空旅客量銳減百分之九十五,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因此宣布縮減全美約一百個塔台的工作時間。

在歐美或許將陸續鬆綁防疫措施之際,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下個月將針對空中旅行提出最新安全規範,包括在機場和飛機實施社交距離,美國各航空公司也將採取保護措施。歐盟運輸專員維爾林(Adina Valean)二十二日表示,目前考慮的措施包括戴口罩、替飛機和機場消毒等。

維爾林說:「這全都應該列入指導方針,也許五月中旬我們就能提出手邊研究的這項策略。」

期望復甦

防疫不能斷

達美航空對航空旅遊業顛簸復甦之路示警,說到頭來要端看能否讓民眾有足夠的安全感:「問民眾重新開始旅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他們的答案會是『要看是否有把握自身安全無虞』。」達美目前鼓勵旅客和員工配戴防護裝備,還說目前至少八成旅客會戴口罩。

包括達美在內的多家美國航空業者也嚴守社交距離規範,包括不開放中間座位、暫停實施自動升等,以及更改登機程序等。

不同於達美認定「安全」是需求復甦的主要動力,愛爾蘭廉航瑞恩航空認為,疫情危機一旦緩解,「大規模降價」才能吸引客人回流。

疫情持續

只能地面燒錢

瑞恩航空執行長歐萊瑞(Michael O'Leary)表示,空出中間座位的提議不僅「無可救藥的沒效果」,成本也太高。瑞恩支持的做法是一旦恢復飛航,將強制性要求乘客和機組員量體溫、戴口罩。

單單一架飛機,以空中巴士A330為例,就足足有六十公尺長,機翼占地三百六十一平方公尺。世界主要的國際樞紐機場,滑行道、機庫甚至跑道都臨時成了大型停機場,多地機場出現飛機滯留停機坪的爆滿景象。

飛機不只是停在那就算了,停飛四十八小時以上,就要開啟不同階段的維護程序。飛機每七天就需要打開電氣和液壓系統,檢查它們是否正常工作,還得啟動發動機並使其空轉約二十分鐘,以便潤滑所有組件。

至四月十五日,全球還在運行的飛機總數為七千六百三十五架,而全球停運的飛機數量為一萬四千四百架。如果疫情再得不到控制,飛機就只能一直停在地面燒錢保養,飛機場就真的變成飛機展覽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