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華南國小圖書室獲選為最美閱讀站。圖/國教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今天是世界閱讀日,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為持續提升閱讀風氣、強化教育基礎,去年核定322所國小、165所國中增設「閱讀推動教師」,108學年核定487人,包括偏鄉學校59名。109學年偏鄉學校將提高到約120名,讓推動閱讀相關資源更有效運用。
閱讀推動老師的工作是協助學校整合校內外閱讀資源,並規畫校內圖書資訊利用教育及閱讀推廣。教育部說,為提升教師閱讀理解策略及應用,分區研發各領域閱讀理解的教學策略,以及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再搭配相關研習,培養更多閱讀理解種子教師。
國教署也說,109學年共補助817所國中小學辦理閱讀推廣活動,其中包含295所偏遠地區學校,同時與民間團體合作進行偏鄉學校閱讀推廣巡迴,提供數位閱讀教材,增加學生興趣。
為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國教署表示也與各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合作,長期投入相關資源辦理各類閱讀推廣活動。例如國中小晨讀活動持續舉行,每學年小一新生的閱讀推廣活動,也在108學年度擴大至國中新生,讓國中小新生人手一本適齡圖書。
針對圖書館設施設備,教育部國教署2017年起配合前瞻基礎建設四年計畫,補助各地方政府及國立學校設置「學校社區共讀站」,優先改善或新增圖書館(室),營造師生優質閱讀環境外,也開放社區居民共享,讓閱讀更加推廣,目前已有756校獲補助辦理。此外,去年也舉辦「最美共讀站」評選,鼓勵親近閱讀。
國教署表示,將持續舉辦「閱讀磐石獎」評選,表揚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而為整合民間相關力量,也將持續合作舉行偏鄉國中小閱讀推廣活動,如搭配補助偏遠地區國中小辦理班級讀書會、閱讀與寫作營隊等,持續均衡城鄉閱讀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