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窯陶瓷圖鑑》備前燒 ◎積木文化 |2007.08.20 語音朗讀 30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國寶級大師棧切技術的頂極窯變作品。圖二:黃胡麻的窯變如同乾透的顏色,難得一見。圖三:青備前的菊透雕香爐,非常精緻珍貴。傳承自古代的須惠器,在中世紀以燒製壺、甕、擂缽等日常用具為主的備前燒,桃山時代以來,由泥土與火燄演奏出的窯變之美,魅惑了人們的心。備前的窯變★備前窯變的最大魅力是,由泥土、火焰與灰燼所造成的豐富圖案。★基本上是不施予釉藥,而以長時間燒製器物,但是即使是相同的泥土、相同的窯舍,也會因為火焰的狀況與灰燼降下的方式不同,而讓燒製出來的器物截然不同,因此不會出現完全相同的兩件作品。★主要的窯變有胡麻、珠簾、棧切、緋←、青備前等種類。胡麻、結痂胡麻高溫下所產生的窯變窯中,灰燼降落到器物表面並且融化後,如同灑滿胡麻的狀態稱為黃胡麻,如果是清黃色結痂則稱為結痂胡麻。自然窯變與人為窯變★最初是泥土與火焰所產生的偶然窯變,但到了江戶時代,則演變為以人為窯變的方式來燒製。★胡麻是在燒製之前覆蓋上灰燼,有技巧地讓器物呈現「胡麻」圖案。緋←的產生是以稻草包捲器物,另外,如在窯火熄滅前,投入木炭燻燒,則會形成「棧切」。青備前也是窯變的一種以還原焰燻燒的另一窯變種類是青備前。因為土中含有的鐵份在被氧化後,會使得器皿上形成帶灰色的青色,形成青色的祕密是在即將完成前,放入鹽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江戶中期以後多以此法製作精緻的器物。所 在 地:岡山縣備前市傳統特徵:是不使用釉藥的燒締,運用窯變的火焰使器物產生豐富的顏色。傳統顏色:使用田土燒成茶褐色的泥土,因為窯變而變成紅褐色、黃褐色等顏色。傳統製造:以高溫燒製堅固的擂缽,與不漏水的水瓶最為有名。肇始年代:傳說是從須惠器而來,今天在伊部開設的窯舍是始於鎌倉時代。 前一篇文章 《劉漢文水彩個展》幸福的疑問 下一篇文章 《溯源集》麵條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寫天籟】觀心.諦聽:中世紀天籟紐姆【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遇見你【書藝心語】點心【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上) 【翰墨天地】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寬鼎畫語 】歲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