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三歲的小智(化名)某日突然食欲不振,過去總讓他食指大動的食物在眼前都無法激起他的食欲,一直嚷著「就是吃不下」,令爸爸媽媽好頭疼。不久他發燒了,被媽媽帶往小兒科就診。醫師檢查看見,小智的咽喉深處、扁桃腺周邊發生潰瘍,經研判應該是感染腸病毒造成的「皰疹性咽峽炎」。
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表示,腸病毒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由於幼童不善口語表達,因此當患童出現皰疹性咽峽炎或口腔潰瘍難耐時,經常以食不下嚥作為表現,也難怪小智不斷嚷著「就是吃不下」。年齡更小的嬰幼兒還可能因為疼痛不想吞口水,而以流口水作為表現。
由於腸病毒無特效藥,臨床上僅開立解熱鎮痛劑治療症狀,林應然說,他也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吃點冰淇淋、冰涼飲料,讓發炎位置稍稍舒緩,「這應是患者病程中的小確幸」。
他說,不過,感染腸病毒有低機率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等重症,因此患者返家後,如果持續發燒不退、倦怠無力、臉色蒼白等,應立即警覺與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