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玉教藺編 收服大哥們的心 曹麗蕙 |2020.04.10 語音朗讀 39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品〈冶遊〉。 圖/鄭梅玉提供 藺編工藝家鄭梅玉有著爽朗笑容,自二○○五年 起前往台東監獄教授藺草編織。 圖/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作品〈邯鄲爺〉。圖/鄭梅玉提供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看似不起眼的一枝枝藺草,在藺編工藝家鄭梅玉巧手轉折、交叉按壓下,無論是達悟族新船下水儀式,還是炸邯鄲盛宴都栩栩如生呈現。鄭梅玉不僅走出傳統生活器物的草編格局,將族群文化故事帶進藺編創作中,還把這門技藝傳承至台東監獄,收服「刺龍刺鳳」大哥們的心,臉上總掛著爽朗笑容的她說:「我希望透過藺草藝術做心靈感化,陶冶他們的身心。」給予肯定、讚美勾起興趣原為中學生物教師的鄭梅玉,一九九四年擔任台東縣文化中心義工時,邂逅了藺編,受到有「藺草阿嬤」美譽的林黃嬌啟蒙,學會傳統草帽、草蓆、皮包等基礎藺草編織,日後更赴大甲向草編大師柯莊屘習藝。而兩位草編耆老多是「口傳身授」示範教學,鄭梅玉笑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之後就得靠自己心領神會,不斷嘗試。」一次因緣際會,鄭梅玉試著將平面編織改為立體織法,「我並非編長條來剪貼、縫合,而是採『一體成形』的立體編織,人偶、動物的手腳和身體是連結的,希望做更細膩表現。」而她首件立體作品、表現農家生活的〈胼手胝足〉,參賽一九九八年「第一屆傳統工藝獎」,便榮獲編織類佳作,鼓舞她將藺編創作從生活實用性,提升為藝術性。「我想用藺草說故事。」鄭梅玉致力將台灣各族群的祭典文化編入創作中,無論是原住民達悟大船下水祭、賽夏矮靈祭、排灣五年祭,甚至漢民族的邯鄲爺等文化祭典,都嘗試用藺草立體編織技藝活靈活現。無論創作題材與技藝上,鄭梅玉都讓藺編開展出新氣象,也讓她陸續得到國家工藝獎三等獎、全國美展工藝類第三名等肯定,並榮獲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之家認證。此外,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則是每周前往台東監獄開課,傳授技藝予受刑人,逾十五年不輟。談起「大哥」學生的藺編初體驗,鄭梅玉滿是笑意:「一開始請『大哥們』手拿二十根藺草時,不習慣的他們抱怨比拿槍還難,就像扛鐵鋤般辛苦。」然而鄭梅玉的真誠與笑容,讓受刑人敞開心房,試著靜下心來,接觸溫柔堅韌的藺編技藝,「訣竅是一見他們做得好的部分,就開口肯定、讚美,若有需要修正之處,便婉轉鼓勵,勾起他們學習興趣。」受刑人集體創作屢次獲獎「這些刺龍刺鳳的大哥們,一個個都很聰明。」教學兩年後,鄭梅玉鼓勵他們運用過去的人生經驗,創作出〈老厝與老伴〉、〈迎親〉,初試啼聲即獲台灣工藝競賽傳統工藝組入選佳績,隔年受刑人再接再厲,集體創作的〈舉舟乞靈—新船祭〉更奪得二等獎殊榮。然而最令鄭梅玉感動的是,她看到受刑人因藺草藝術,生命有了潛移默化的轉變。她開心分享,有些大哥原一臉兇相,霸氣十足,「但開始編織後,會搖頭晃腦,邊編邊唱,過程中還會拿起作品欣賞,自得其樂」。「無論是受邀展出、還是獲得獎項肯定,都會讓他們很有成就感,愈做愈起勁」。去年鄭梅玉受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委託,製作三十六片藺草編織紋理飾板,她也邀請台東監獄受刑人與她一同整理編製。她欣慰說:「藺草原是我的興趣愛好,但看到這門技藝能在台東監獄開花結果、感化心靈,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前一篇文章 疫情最前線 下一篇文章 JHBL 國中籃賽8強戰 永仁、復興2連勝 率先挺進4強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6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7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08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09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10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拼裝電動車事故頻傳 立委促規範全球首隻「史努比鴨」 宜蘭亮相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超大幽浮雲 如迷你颱風車窗隔熱紙透光率 明年起納管不插電雲光島 獲國際設計獎 作者其他文章NSO 推飛行的荷蘭人歌劇音樂會中國戲曲學院名家 8月來台公演威廉・透納特展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 國寶級鉅作吸睛新北文化獎揭曉 劉鎮洲等獲殊榮莫內睡蓮 今開展故宮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3典藏先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