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台北捷運通勤民眾在等車時,自動拉開距離。
圖/中央社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我國近期境外移入病例數快速增加,不排除潛藏有「未就醫」或「無症狀」感染者進入社區。為降低社區感染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制定「社交距離注意事項」,主張人與人之間,室內應保持一點五公尺、室外保持一公尺距離,若雙方正確佩戴口罩,可豁免社交距離。目前第一階段為柔性勸說,第二階段強制處分。
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第一階段「柔性勸說」,建議民眾避免出席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近距離接觸活動,也應避免進入「與維生無關」之娛樂等性質場所;有較高機率近距離接觸,無法有效維持一點五公尺社交距離的場所,業主應停止營業。
第二階段「強制處分」,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餘非必要性活動,特別是娛樂活動,均在禁止之列。必要性活動須維持室內一點五公尺、室外一公尺社交距離。與他人間若雙方均正確佩戴口罩,仍應保持至少一公尺距離。陳時中說,第二階段目前有規畫,但沒時程,因為時機還沒到,提早公布,反而不好。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分別就餐廳、校園或辦公室、大眾運輸、賣場或其他營業場所、排隊人龍、特殊機構(如長照機構、監獄等)及其他特定場所等情境,提供社交距離個別規範。
教育部高教司前天也發布「大專校院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停課復課及授課因應防疫調整演練注意事項」,明確要求一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課,或教室難以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室內一點五公尺、室外一公尺)的課程,都應立即改善環境、調整授課方式。
教育部指出,目前已建議大班課程可採小班授課、遠距教學,或全體師生都佩戴口罩。中小學如何因應指揮中心的「社交距離」規定,教育部表示,指揮中心昨天公告詳細指引,教育部也會相應訂出規範,讓中小學有所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