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第疫線 醫院清潔工

 |2020.03.30
3038觀看次
字級
「我們不是防疫破口」 武漢包機後,旅客赴醫院採檢,待所有人都進入病房後,清潔員穿上簡易的防護裝備,獨自清掃走道。圖╱陳中岳提供

【本報台北訊】「我們和所有醫護及阿中部長一樣,都在對抗疫情,但醫護被視為防疫英雄,我們卻常被懷疑是院內感染的破口」 ,五十二歲的醫院清潔人員姜雪梅,談到這個現象感觸良多。

姜雪梅負責部立桃園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是距離國門最近的醫院,每當機場攔截到疑似案例,總是優先後送桃醫,也因此院方對防護要求也特別高。

一月二十一日我出現首例確診個案,姜雪梅說,隔天上班時,清潔人員防護設備都已升級,防護衣、腳套、N95口罩、面罩,在踏進負壓隔離病房的那一刻,被告知患者正是新冠病毒疑似案例。

每天例行的清潔工作,最讓姜雪梅無法適應的是全副武裝上陣,脫去防護裝備後全身溼透,須立刻拿吹風機吹乾溼透的頭髮和衣服。上月底,乾脆把及肩的長髮剪成五分頭。

回到家,家人還以為她生病,姪女對著她全身狂噴酒精,以為她是病人;她說,「我知道我的工作風險高,但如果沒有人做誰做?」這段期間反而要做得更好、更徹底。

北部某醫院爆發院內感染,三名護理師、一名清潔工確診,當年SARS劉姓洗衣工事件歷歷在目,不少醫院清潔工憂心和平醫院事件重演,紛紛求去,清潔公司為讓員工安心,主管親上第一線,但徵召專責病房清潔人員時,卻無人自願,即使增加獎勵獎金也乏人問津。

同樣在醫院感控區值班的小倫(化名)是越南籍移工,面對疫情時,直言「很害怕」,不少同事相繼離職,自己也曾謀生辭職念頭,但老闆告訴他「要讓疫情過去,須要靠清潔人員的努力」,聽到這句話,他第一次為自己職業感到驕傲。

小倫說,近期急診的清潔人員幾乎都離職,為了守住醫療防線,額外接下急診區域的清潔工作,他期許自己與所有清潔人員攜手努力,讓疫情遠離台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