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韓國抗疫經驗 值得歐美學習 |2020.03.25 語音朗讀 13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工作人員在南韓街道上徹底消毒。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紐約時報》23日總結南韓的抗疫經驗,認為南韓政府迅速介入、大量檢測、有效隔離檢疫、鼓勵公眾參與協助是值得別國學習的作法,但歐美多國確診病患激增,可能為時已晚。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2月初以來全球延燒,2月底3月初南韓每日新增確診病例500至900多例,3月中旬以來已將新增病例控制在每日200甚至100例以下。圖說:南韓首爾的購物街上空盪,不復往日人潮。圖╱美聯社紐時報導,南韓是兩個發生大範圍疫情並壓平新增病例曲線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中國大陸。南韓做到這一點,沒有像大陸那樣採取對言論和行動的嚴格限制,沒有像歐洲和美國那樣採取對經濟造成破壞的封鎖。紐時19日以圖表呈現各國新增確診病例曲線,報導大陸和南韓似乎已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人數,也就是壓平新增病例數的曲線,23日報導南韓是如何做到的,認為有四點作法值得學習。第一、政府在危機之前迅速介入。與歐美各國不同,南韓2015年爆發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造成38人喪生,了解冠狀病毒可能引發全國緊急狀態。今年1月下旬出現首例確診後,南韓政府官員一周內與醫療公司協調,大量製造檢測試劑組,目前每天可生產10萬組,已與17國政府討論出口事宜。250萬人口的大邱市爆發新天地教會群聚感染,流行病學家奇牡丹(譯音)說,因為南韓人知道主要感染源是教會群聚感染,所以能在不限制人員移動下及時處置,如果知道得晚些,情況可能糟糕得多。第二、大量檢測。迅速檢測能快速隔離及治療確診病患。南韓檢測超過30萬人,人均檢測率是美國的40倍以上。為避免醫院和診所窮於應付,官員開設了600個檢測中心,還有50個得來速檢測站,民眾花大約10分鐘可完成採檢。辦公室、旅館、餐廳、大型建築物入口測量體溫,提醒民眾身體狀況。圖說:南韓設得來速檢測站,能快速檢測是否染疫。圖/法新社第三、確診接觸者的追蹤與隔離。若有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成為確診患者,醫護人員就要確認他的接觸對象,可能對接觸者實施隔離檢疫。衛生官員可用攝影監視器、信用卡資料、汽車和手機上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資料來追蹤患者的行動。南韓民眾普遍認為,為對抗疫情而失去若干隱私權是必要的。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後南韓修訂法律,居家檢疫或隔離者必須下載手機應用程式,若貿然脫離隔離狀態可罰款2500美元。及早發現及治療確診病患,可有效分流輕症患者,將醫院留給重症患者,南韓的病患致死率略高於1%,是致死率最低的幾國之一。第四、動員公民參與協助。光靠衛生人員和體溫計無法管到所有人,必須要讓民眾每天自主參與協助。南韓保健福祉部次長金剛立表示,要控制疫情,政府官員知道必須讓民眾充分了解情況,並配合政府措施。電視播報、地鐵站公告和手機簡訊提醒民眾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及每日疫情通報,這些訊息發送傳遞出一種近乎戰時的共同使用感。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民眾支持政府的措施,有信心,不恐慌,很少搶購囤貨。圖說:南韓國家紅十字會準備應急救援包,運送給因新冠狀病毒而陷入困境的人們。圖╱美聯社南韓外交部第二次官(相當於常務次長)李泰鎬之前表示,公眾信任展現出高度的公民意識和自願合作,強化集體努力的效果。紐時表示,雖然這四點教訓值得學習,南韓防疫抗疫的科技和工具的成本不高也不複雜,但專家認為,其他國家可能不容易仿效,有三點困難。第一是政治意志。在爆發大流行的危機之前,很多國家政府可能猶豫對民眾施加嚴苛的限制措施。第二是公共意志。南韓的社會信任比很多國家都高,尤其是受困於兩極分化和民粹主義的西方民主國家。最後一點,時間是最大的挑戰。奇牡丹說,對深陷疫情的國家來說,想要像南韓這樣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可能已經「太遲了」。 前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再增19例 百人以上集會建議停辦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籠罩下 BBC盤點疫情中的六個好消息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