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澳洲一名青少女的發明有望解決全球塑膠垃圾危機。十七歲的安潔莉娜.奧蘿拉(Angelina Arora)利用蝦殼製作塑膠。她把蝦殼中的一個元素,與蜘蛛網中取得的蛋白質混合製作成塑膠,其分解速率是傳統塑膠的一百五十萬倍,平均只要三十三天就可以自行分解。
她表示,有一天看到蝦殼很像塑膠,於是開始研究。她的發明獲得澳洲最負盛名的校園科學獎BHP科學獎(BHP Billiton Science Awards),去年也獲得年度青少澳洲地理社會環保家美名。
奧蘿拉目前正與超市討論使用她的發明。她說:「我仍在處理申請專利等法律層面事務。不過,我已在最終模型階段,也將準備好生產蝦殼塑膠投入商業用途。」
蝦殼塑膠不像其他可生物分解材料生產費用高昂,同時,蝦殼塑膠還可以推廣於其他多項用途。奧蘿拉表示,蝦殼塑膠可以被用作各式樣包裝,因為具有透明、有彈性、有支撐力、不會溶解等特性。
她指出:「這也可以被拿來當作農作物覆蓋物,因其可以釋放氮(nitrogen)進入土壤內,這有助於植物的成長、健康和免疫力。」
讀醫學的奧蘿拉現在正在測試產品,探討蝦殼塑膠是否可以作為醫學包裝用途。
奧蘿拉開發塑膠產品的動力,來自她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投入於為他人帶來改變,「不論是為了後代保護環境,或是改善社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