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桃園機場旅客稀少。
圖/資料照片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取消許多班機,閒置的航機分別停放在修護工廠停機坪,以及桃園機場可以利用機坪。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疫情嚴重衝擊航空業,部分國籍航空雖已要求高階主管減薪等減輕負擔,但仍倍受壓力,連付員工薪水都已困窘。交通部政次黃玉霖昨說,六家國籍航空包括中華、長榮、華信、立榮、台虎及新成立的星宇航空,都擬向交通部申請專案貸款,以支付員工薪資。初步匡列三百億元,待行政院拍板。
黃玉霖昨在立法院受訪時說,航空公司近期營收減少,現金流量出問題,交通部已請求行政院協助專案貸款。
他說,行政院長本周三討論專案額度及具體作法,目前正由各航空公司提出精算,包括停航期間所需要支持的基本薪資等。「六家國籍航空通通有需求」,並強調這次紓困要全部涵蓋,匯整之後再對外公開。
對此,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說,目前看不出來疫情甚麼時候結束,就是防患未然,要有最壞的打算,同時做好最好的準備,讓現金流不能斷,一旦缺少現金,獲利再多也會倒。
他說,航空業的損失很難預估,且比SARS嚴重許多,今天看到的跟明天看到的都不一樣,他舉歐洲為例,上周還在一、二級,是所有航班中影響最小的,轉眼間就三級。
長榮高層也坦言,沒有收入就要想辦法申請補助。長榮說,航空公司是資本密集的產業,在疫情擴張之際,全球所有航空公司都面臨營收大幅減少、鉅額固定成本及利息仍需持續支付的壓力,紛紛向該國政府提出協助的請求。
公司將會於政府相關紓困方案細則出爐後,依實際需求提出利息補助及專案貸款,避免現金流出現異常,以維持公司正常運作。
業界人士直言,有補貼當然要拿,以備不時之需,而且最怕的就是銀行晴天放閃雨天收傘,對長榮、華航大公司衝擊最大。
至於還有國內線的華信,預計還可以撐半年。
針對航空業損失,行政院已於十二日核定交通部紓困振興辦法,針對民航業訂有多項優惠補貼措施,包括補貼降落費、房屋使用費、土地使用費、維護機庫使用費、飛機修護棚廠使用費,回溯自今年二月一日起開始實施,為期一年。
地勤業、空廚業也同樣對其房屋使用費、土地使用費等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