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打招呼 握手擁抱全免了

 |2020.03.10
1839觀看次
字級
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王儲穆罕默德.薩爾曼(左)在麥加的王宮中親吻堂兄穆罕默德.納衣夫(右)的手,當納衣夫以涉嫌發動政變為由被逮捕數天後,引發了可能健康突然惡化的猜測。圖╱美聯社
新冠病毒肆虐,已在全球奪走將近四千條性命,全球民眾都在改變工作、居家習慣與宗教儀式,以降低感染風險並避免讓疫情擴散。現在大家婉拒握手、拒絕親吻臉頰並避免擁抱,改以注視對方或透過手勢致意;這波疫情已經改變了全球各地的生活習慣。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已在全球奪走將近四千條性命,全球民眾都在改變工作、居家習慣與宗教儀式,以降低感染風險並避免讓疫情擴散。現在大家婉拒握手、拒絕親吻臉頰並避免擁抱,改以注視對方或透過手勢致意;這波疫情已經改變了全球各地的生活習慣。

在中國大陸北京,街上的紅色廣告牌與擴音器都呼籲民眾不要握手,而是改以拱手作揖致意。

法國注目問候

法國人在職場上都會握手問候,而親吻臉頰是一般的打招呼習慣,連剛認識的人也會這麼做,但現在各大報紙都在建議民眾如何以別的方式取代。

媒體時常訪問的生活風格專家里希特福斯(Philippe Lichtfus)聲稱,在中世紀開始的人類歷史中,握手是相對較近期的發展。他說只是行注目禮,也足以表達問候之意。

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向內政部長賽賀佛(Horst Seehofer)伸手致意時,賽賀佛讓總理梅克爾碰了軟釘子,沒有相應地伸出手來握手,而是以面帶微笑取而代之,顯示當前疫情的嚴峻程度。兩人之後都笑出聲來,梅克爾後來揮了揮手作罷,在位子上坐下。

波蘭不沾聖水

疫情也影響西班牙最重視的傳統之一,即在復活節前一周親吻聖母瑪利亞雕像。在聖周,信徒都會排隊親吻聖母瑪利亞與聖人雕像的手腳,以祈求祂們的保佑。現在距離復活節前一周不到一個月,這項儀式可能遭到禁止。西班牙國家衛生官員賽門(Fernando Simon)說:「這是我們在討論的措施之一。」

波蘭是歐洲最虔誠的天主教國家之一,他們允許信徒「神領聖體」,取代吃下聖餅,或者是以手領取聖餅替代直接用嘴食用。波蘭也要求信徒進出教堂時,不要用雙手沾聖水,改以畫十字聖號致意。

春天節(Martisor)象徵春天來臨,羅馬尼亞民眾都會發送護身符與花朵,通常是由男性送給女性。不過,羅馬尼亞政府已向民眾宣導,呼籲他們送花與護身符時不要親吻。羅馬尼亞衛生部副部長塔塔魯(Nelu Tataru)說:「送花就好,不要親吻。」

伊朗彼此碰腳

伊朗有近二百人死於新冠病毒,網路瘋傳的一段影片顯示,三個朋友見面時,他們將雙手插入口袋,其中兩人戴著口罩,他們碰碰彼此的腳來打招呼。碰腳也許將取代握手成為問候方式。

黎巴嫩也有類似的影片顯示,歌手艾拉瑪(Ragheb Alama)與喜劇演員史雷曼(Michel Abou Sleiman)見面時互碰對方的腳,同時用嘴巴發出親吻的聲音。

跟卡達一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建議民眾不要以「鼻子互碰」的傳統方式打招呼。阿聯也說,民眾不應再握手或親吻,打招呼時「揮揮手就好」。

巴西人飲用富含咖啡因的南美飲品瑪黛茶(Mate Tea)時,一般都會共用金屬吸管,如今巴西衛生部建議國人別這麼做,同時也建議不要親吻,即使沒有碰到嘴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