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飲食被評比為全球最佳飲食法第1名。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You are what you eat.」怎麼吃及吃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身體,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指出,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根據國人10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高血壓、肝硬化等7項皆與飲食有關。
潘富子引用美國權威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該單位每年針對「Best Diet」項目,召集美國數十位相關心血管、身體保健、食物營養、糖尿病、運動等專家及醫師進行研究調查,今年已進入第10年,分析35種飲食,從飲食對心臟健康程度、長期減重效果、飲食實施的難易度、食物營養全面性等評估之後,提供全球最佳飲食方法前3名的簡易料理方式。
一、地中海飲食
源自於1940至1950年代,環地中海地區希臘、義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傳統飲食型態,是現代營養學推薦的飲食模式。料理方式以大量橄欖油、豆科植物、天然穀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及減少紅肉為重要特色。
潘富子指出,地中海飲食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慢性疾病的多酚類化合物,加上熱量大多來自於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能幫助體重輕鬆管理、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減緩腦部退化,已連續3年被評比為全球最佳飲食法第1名。
台灣在地食材也能吃得很「地中海」,如下列的食材能做飲食參考。
蔬果根莖類:地瓜、山藥、南瓜、紅蘿蔔、洋蔥、菠菜、番茄、苦瓜、彩椒、茄子、青花菜、蘆筍、綠竹筍、牛蒡、蘋果、酪梨及柑橘類水果等。
五穀雜糧:多吃糙米、黑米等全穀類就很健康,台灣紅藜也可以搭配白米一起煮食。
豆類:地中海料理很常運用到鷹嘴豆,在台灣也可以買到乾燥的雞豆或煮熟的鷹嘴豆罐頭,此外還有綠色的豆類蔬菜如毛豆、豌豆;黃豆及黑豆也可以做成富含優質植物蛋白的料理。
油脂:除了已經很受歡迎的橄欖油,苦茶油也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好選擇;也可以適量食用以低溫烘焙的無調味堅果種籽類,例如花生、葵瓜子、芝麻、杏仁、核桃和腰果等,從中攝取優質脂肪。

圖說:酪梨被金氏世界紀錄譽為「最營養的水果」。圖╱取自網路
二、得舒飲食
「得舒飲食」是為了降低血壓而被開發出來的飲食模式,潘富子指出,提倡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的東西,而不只是一味禁止,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是得舒飲食的五大要素。低脂、少鹽、少糖的食物攝入,所以也適合於想要減肥或控制體重的族群。
三、彈性素食
美國知名營養師白勒特諾(Dawn Jackson Blatner)在其著作中指出,想得到素食的健康益處,不用全然放棄吃肉。彈性素食的風潮讓人們接受健康飲食,不需劇烈改變飲食習慣,可隨意選擇吃素時間,而且少吃點肉,對環境、個人經濟都有好處。
潘富子建議,可多攝取非肉類蛋白質,如豆腐、黃豆或雞蛋,還有水果和蔬菜、全穀類及乳製品,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可有效降低血脂、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