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表現】 當我走在路上, 文/黎煥銓 |2020.02.09 語音朗讀 24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 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 文/黎煥銓 創作理念 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 市區街道一如往昔,人們總是來來去去,絡繹不絕,有的人行色匆匆、壓力重重,有的人悠然自若、一派輕鬆。 當我們走在路上,就是這個社會裡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是不受指揮安排的自由行動派演員,也都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且都是扮演自己的主角,沒有替身也無法重新彩排,人生舞台正在上演著最獨特唯一的自己。 我正扮演攝影人,借用挪移路上行人百樣表象的個性身影,當我開啟鏡頭快門的窗,借由他人自由之行,解構改造出他人另一個外在形式的形,而後再將之型態固化定型。當我走在路上,我已建構完成我心中影像的他,並重新審視為藝術的一方。 作 者 黎煥銓,生於 1959年,1981年開始接觸攝影,早期拍攝大量人像攝影,2012年後開始專注於藝術創作,喜歡探討社會人文議題,作品曾獲邀佛羅倫斯雙年展,並由攝影創作展現生命的對話。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作品欣賞】 山色 無非清淨身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紀實攝影】四季絕景‧只見線 作者其他文章攝影表現 樹 生命本質的獨一無二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