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表現】 當我走在路上, 文/黎煥銓 |2020.02.09 語音朗讀 24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 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圖/黎煥銓 文/黎煥銓 創作理念 這是使用高色調的攝影手法,在一個高反差的環境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曝光,將具象的被攝者轉化為抽象影像,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這些畫面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是經過多數次的失敗,才能得到一張理想作品,因此整個系列花了長達2年半的時間拍攝,按了3萬多張快門才完成。 市區街道一如往昔,人們總是來來去去,絡繹不絕,有的人行色匆匆、壓力重重,有的人悠然自若、一派輕鬆。 當我們走在路上,就是這個社會裡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是不受指揮安排的自由行動派演員,也都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且都是扮演自己的主角,沒有替身也無法重新彩排,人生舞台正在上演著最獨特唯一的自己。 我正扮演攝影人,借用挪移路上行人百樣表象的個性身影,當我開啟鏡頭快門的窗,借由他人自由之行,解構改造出他人另一個外在形式的形,而後再將之型態固化定型。當我走在路上,我已建構完成我心中影像的他,並重新審視為藝術的一方。 作 者 黎煥銓,生於 1959年,1981年開始接觸攝影,早期拍攝大量人像攝影,2012年後開始專注於藝術創作,喜歡探討社會人文議題,作品曾獲邀佛羅倫斯雙年展,並由攝影創作展現生命的對話。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作品欣賞】 山色 無非清淨身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佛光點亮 印度希望之村【視覺美學】生物形態論的藝術心象【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 作者其他文章攝影表現 樹 生命本質的獨一無二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