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遨遊南投縣竹山鎮清水溪,遶行於蜿蜒曲折的沿岸小路上,風光明媚、茂林修竹,極為寂靜幽雅,微風輕拂臉頰,呼吸著新鮮空氣,只覺心胸豁然開朗、精神抖擻,忘卻多少繁瑣雜務,身心都飄飄然。圖/廖壬戊
文/廖壬戊
有幸遨遊南投縣竹山鎮清水溪,遶行於蜿蜒曲折的沿岸小路上,風光明媚、茂林修竹,極為寂靜幽雅,微風輕拂臉頰,呼吸著新鮮空氣,只覺心胸豁然開朗、精神抖擻,忘卻多少繁瑣雜務,身心都飄飄然。
屹立於溪堤上,欣賞潺潺流水穿梭在崎嶇不平的粗砂頑石間,夾雜著各形各色的奇花異草,樸拙自然的旖旎景色,加上遠方山巒連綿,只見雲霧飄渺、矇矓虛無,有如幻境。突然出現懸崖絕壁,若隱若現,令人驚豔!
仔細觀賞,一面凹凸不平的巨大山崖,宛如是借助造物者鬼斧神工之力魄,將山峰從中剖削成兩半,一半墜落溪谷,殘存半邊山,裸露出原始的結構面貌;黃土白岩舊傷新痕,滿目瘡痍,兩旁有剛崩塌的三角形嶄新生土,應是去年梅雨季節所造就的傷痕!中間巨坑深陷,飛崖走壁條文分明,猶如邊疆大漠曠野可比喻。壯闊豪放,荒涼孤寂,杳無人跡,景象有些凶險恐怖。
經歷歲月洗禮,地震不時顫動、颱風摧襲,年年塑造著不同的景觀,好像是造物主的大型看板,任其所好隨興鏤刻出創新作品,供自然界欣賞,為大地增添新意。人們應當敞開胸懷,將它當作藝術品來看,心裡就會少去不明的恐懼感。其實,大地並非屬於人類所獨有,而是大自然界萬物所共享,包括有機、無機生物,能看到的、聞到的或視而不見的幻象、光影等。
枯燥乾涸的懸崖峭壁上,竟然萌生綠意,有不知名雜草樹木此起彼落,爭相成長。較為低緩坡地已經形塑成嶺,蓊鬱蒼翠地在光禿崖壁掩映下,愈加顯露出生命力的強韌。一道曲線倒掛在不規則幾何圖形中,枯木老枝富有曲線之美,幾簇綠葉點綴,有畫龍點睛之妙,粧點著藝術韻律,斑駁老根盤繞處錯落二、三奇岩怪石,儼然成一幅構圖簡潔的中國古雅畫作,洋溢著詩情畫意氛圍,是騷人墨客的最佳題材,也是現今手機打卡好景點。
眼前奇妙風景只能遠遠地、靜靜地眺望觀賞,無法近臨,畢竟地處蠻荒之境,險象環生。清水溪堤岸,竹山鎮民習慣稱為「小黃山」,已成為風景據點,人們茶餘飯後散心賞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