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鞋變潮牌 高跟、牛津鞋款上架 曹麗蕙 |2020.01.21 語音朗讀 34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花園」第四代接班人陳瑋盼透過創新轉型,讓繡花鞋在這個時代能一直往前走下去。圖/記者曹麗蕙 喜氣的高跟鞋款。圖/小花園提供 牛津鞋款圖/小花園提供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從上海到台灣,「小花園」的繡花鞋走過八十四年,繁花盛開般的鞋款曾綻放在一位位名媛淑女腳上;卻因時代變革、西鞋盛行,一度冷清蕭條。現今鞋店傳承到第四代陳瑋之手,她與夫婿徐宗源翻轉繡花鞋過時老氣的印象,打造時尚又不失文化意涵的文青品牌,她說:「我不希望繡花鞋在民眾眼中只是裝飾品,而是能真正走進現代人生活裡!」 早年名媛最愛穿 《台北人》認證 一九三六年的上海,小花園第一代做鞋師傅陳初學,提著鞋箱時常出入高官富商家後花園,替夫人小姐們訂製繡花鞋,而後在上海成立首家鞋莊,命名為「小花園繡花鞋莊」。 一九四九年隨政府來台,家族從西門町開始營業,小花園盛名也被作家白先勇《台北人》〈永遠的尹雪豔〉一文中提及:「尹雪豔會到小花園中挑出最登樣的繡花鞋。」 然而這個官夫人最愛的「高級鞋款」,逐漸被年輕人看作「阿嬤鞋款」,陳瑋道:「其實繡花鞋很小眾,加上台灣經濟起飛後,皮鞋、運動鞋興起,繡花鞋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 陳瑋的父親、第三代陳弘宜接棒後努力經營鞋店,千禧年後日本一度吹起復古風、瘋繡花鞋,「當時累積非常多日本客」,陳瑋回憶最興盛時,早上門還沒開就有人排隊,旅日明星翁倩玉也是顧客。 哈日潮一過,生意又趨清淡,二○一○年陳弘宜不願子女承襲夕陽西下家業,心生熄燈念頭。大學時常幫父親看店的陳瑋,已有優渥行銷工作,卻難捨對繡花鞋情感,也捨不得家族心血付諸流水,獲徐宗源支持承接家業。 「在我心中,父親很厲害,這麼小眾的繡花鞋市場,辛勤投入一輩子,養活一家子人,連假日都捨不得休店」,她說:「繡花鞋對我最大的意義,是代表老一輩人的心血。」 二○一○年,陳瑋辭職全力接班,徐宗源之後也辭掉藥廠業務愛相隨。兩人發現若不獲年輕人喜愛,將難以為繼,陳瑋直言「不轉型就會被淘汰」。 兩人原是門外漢,接棒後特地赴台中鞋技中心學製鞋。兩人對改良鞋款有很多想法,卻屢被做鞋師傅打回票:「你們不懂鞋。」他們痛下決心:「身為老闆,必須統統要會做鞋。」 老一輩智慧心血 她用新創意發揚 不只繡花鞋,還得學西方製鞋,才能把西方鞋款優點融入,做出符合當代需求和美學的繡花鞋。陳瑋分享:「過去繡花鞋沒有鞋墊,是平底赤足鞋,接班後花了很大心思,把所有鞋底鞋型翻新,更加實穿舒適。」最讓人耳目一新的是,他倆嘗試許多繡花鞋少見的鞋款,包括高跟鞋、樂福鞋、牛津鞋等,顛覆傳統繡花鞋樣貌。 小花園堅持在地生產、手工製鞋,鞋面設計一定運用布與繡花,彰顯繡花鞋精神與特色。但經典中見創新,他們將具文化意涵的吉祥圖騰,如龍飛鳳舞、金玉滿堂、喜上眉梢等,設計得更簡約雅緻、討喜可愛,「過往顧客喜歡『很花很滿』;如今繡花不再是繁複張揚的主角,而是整體鞋款設計元素的一環」。配色也拋卻傳統鮮豔的重墨濃彩,讓整體視覺更柔和雅緻。 西門町老店已收店,但小花園不僅在宜蘭傳藝中心展店,二○一六年也進駐大稻埕,發展周邊商品,與年輕人產生更多共鳴,更是國外遊客必訪熱點。在兩人努力下,小花園讓千年歷史繡花鞋,踩出時代新步伐,二○一七年獲「老店創新獎」。 陳瑋分享:「我希望提供顧客的不只是一雙鞋,而能勾勒起他對長輩的懷念;同時,也盼繡花鞋再度走入大家生活中!」 前一篇文章 咖啡店當幫主 行銷基隆源遠市場 下一篇文章 行春去 全台花況看過來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6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立體紙雕 復刻巴洛克風假髮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陸人形機器人 翻轉全球政經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 川普公布14國新關稅 台未入列 作者其他文章吳晟、傅明光、楊麗花 獲頒政院文化獎 浴火重生小提琴家 演奏卡門幻想曲首屆身體藝術節 7月19日花蓮登場會動的浮世繪展 江戶風華再現關西世博We TAIWAN 台灣光譜聚焦禪草心韻書畫 展現禪思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