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院高層昨日指出,我國健保財務的安全準備金存量僅剩一點七九個月,雖然仍在安全範圍,但隨人口老化使健保支出增加,二○二一年安全準備金就會低於一點五個月的健保支出水位,屆時一定得調漲健保費率。
官員說明,健保財務連三年帳面赤字,安全準備金的目的是為了平衡保險財務,當年度收支發生短絀時,由安全準備先行填補;全民健康保險會二○二○年度審議健保費率,預估至年底安全準備金仍有一千零四十一億元,約為一點七九個月,未達調漲費率門檻,維持今年一般保險費率百分之四點六九不動。
不過,官員指出,以台灣當前高齡社會所使用健保的情況,明年安全準備金勢必會低於一點五個月所需的健保費用,屆時就得依法調整費率;且調漲幅度須滿足二○二一年的收入減支出後的餘絀可負擔二個月的健保費支出。
官員強調,健保費率的調漲是有規則可循且明文入法的,根據《健保法》第七十八條,保險安全準備總額以一至三個月之保險給付支出為原則;而二○一五年健保會研定之費率調漲機制,決議若當年年底安全準備餘額不足一點五個月時須調漲,漲幅以隔年年底可維持二個月的保險給付支出之金額為原則。
雖然調整費率會影響民眾經濟負擔,亦增加雇主之非勞動成本,衝擊產業競爭力;但官員指出,台灣人口老化的數據是已知且可以預見的,未來使用健保的金額勢必會顯著攀升,除了健保的調漲機制維持財務穩定之外,啟動三代健保制度改革也是勢在必行。
觀察近年健保財務統計,二○一六年健保費率從百分之四點九一降至百分之四點六九,隔年便首次出現赤字、虧損九十八億元,二○一八年更擴大虧損至二百六十六億元,收入沒有增加,支出卻逐年攀升,健保財務出現大洞難補。
人口老化指數
45年後超越日韓
官員認為,當年調降健保費率是沒有遠見的決議,未考慮到人口結構變化與健保支出的連動。
若按國發會的人口推估,台灣在二○六五年時,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將超過百分之四十一。
官員並分析,從老化指數觀察高齡化,在二○一七年的時候,台灣的老年人口就已經超越幼年人口,預估二○二○年老年與幼年人口比約為一比一百二十六點六,即老化指數一百二十六點六,到了二○六五年,老化指數更升至四百五十點一,表示老年人口將為幼年人口的四點五倍,超越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