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 教400個偏鄉童按快門

 |2019.12.30
3624觀看次
字級
須文蔚寫書分享在偏鄉15年心路歷程。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東華大學教授須文蔚投入宜蘭、花蓮的偏鄉數位化工作十五年,他動念出書,寫下這段期間教導偏鄉孩子攝影與數位技能的溫暖故事。

須文蔚在二○○五年起帶大專資訊義工,進入偏鄉服務。二○○七年開始,輔導花蓮數位機會中心(宜花DOC),帶領大學的團隊,協助花蓮五個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

宜花DOC二○一五年開始向各界為偏鄉學童募集二手相機,幫助孩子跨越數位技術的門檻,拉近城鄉距離。至今共募集超過四百部二手數位相機,並邀請知名攝影大師吳德亮,及上慶文化攝影師擔任旅行義工,舉辦「e拍即合」攝影課、「親子攝影營」等活動,帶領民眾用鏡頭看世界。

今年,更與花蓮縣在地文創協會與多所國小合作,讓學童認識地方文化館並進行攝影課程。

須文蔚說:「我們與瑪利亞基金會、上慶傳播文化合作,並開辦攝影課程,啟發偏鄉學子及社區民眾的視野,上課的四百位小攝影師,每年提出作品參賽,優選作品十八日起在松園別館舉辦『小攝影師的三個大夢攝影展』與頒獎典禮。」

身障孩子作品

光和影都笑著

這次展覽邀請瑪利亞青年攝影社一同展出,在身障孩子眼裡的世界,看到光和影都笑著,有夢想的香氣。得獎作品內容多元,反應孩子眼中的童趣世界。

富源國小獲得首獎的溫婉婷同學回憶起拍照當天,在老師帶領下至「拔仔庄常民文化館」,與阿嬤們一起共讀富源長輩畫家的故事,阿嬤也帶她們去逛社區,溫同學看到一旁的花開得很茂盛,便請同學幫阿嬤裝扮一下,她也成功捕捉阿嬤開心的笑容。

須文蔚多年前接下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主任的工作時,他的輔導範圍從最北的宜蘭石城火車站到最南的花蓮富里火車站,直線距離二百六十公里。

身為北部小孩的須文蔚說,會投入偏鄉工作也與他成長的經歷有關。他想到小時候,為了到書店看小說《唐吉軻德》,必須越過當時基隆路仍是田埂的路。所以,閱讀與數位技能是脫貧跟翻轉的可能,希望在每個明日,能讓數位機會普及到偏鄉的每個角落。

這些年,團隊投入教導宜蘭花蓮的長輩們學會上網和行動支付,教偏鄉孩子攝影、當導演,具影像傳播能力。須文蔚知道,光是成立電腦教室不足以達到教育,他想透過募集二手相機,教孩子閱讀、寫作、攝影與採訪,讓孩子能夠自主學習激發動力。

須文蔚一邊教學、一邊忙研究,還在學校兼行政工作,卻堅持在偏鄉陪伴宜花DOC夥伴,這是「甜蜜的負擔」。他期待這些故事的溫婉片刻能夠感動讀者,讓更多人成為偏鄉教育的生力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