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道】 生活佛法化 文╱慈容法師 |2019.12.29 語音朗讀 23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起煩惱心,專心在抄經,這個心會轉移焦點。圖╱資料照片 打坐時,不妨問問自己:「我的煩惱從哪裡來?」圖╱資料照片 (摘自《自覺人生.莊嚴身行》,佛光文化出版)圖╱資料照片 文╱慈容法師 煩惱到底從哪裡來?只要我想靜坐的時候,想念佛的時候,煩惱就來,怎麼修道? 人的根本煩惱有貪、瞋、痴,也稱「三毒」。貪愛與瞋恚來自觀念上的愚痴所致,愚痴就稱為無明,於事理不明。當無明煩惱來了怎麼辦? 一、找善知識,找一個善知識真實說明你的痛苦,不要逃避,讓他協助引導你面對痛苦,釐清煩惱的根源,聽取可能解決的方法。 二、慚愧自己,一樣的事情別人怎麼會很瀟灑自在,為什麼自己就為了一點點事情,產生這麼多的苦惱出來,所以自己要覺得慚愧! 三、讓自己走入大眾,去接待服務他人,對人親切、微笑,跟他人講好話,有時從歡喜的環境裡,也能夠紓解煩惱的束縛。 四、面對現實,主動的找出讓自己煩惱的原因;假如是一個人讓你起煩惱,你應該主動的去找他溝通。先找出這個煩惱的來源,然後尋求管道來解決,這也是解除煩惱的方法。 五、自我克制,有的人一煩惱馬上臉色不一樣,口氣也不一樣,整個態度、精神都沒有了。這個時候要自制,自己要有能力,不能隨便把煩惱從語言上、臉上表現出來,要自我訓練能忍,讓自己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六、寬容別人,體諒別人,換一個立場為別人想一想,或許煩惱是因為你的誤會,或是來自於你的自私,只想到自己,沒有為別人設想,煩惱自然就出來。 七、自省改過,要常常覺得煩惱好苦,不但自己受苦,別人也受苦。能夠自省改過,就是最負責勇敢的作法。 八、發願,願以慈心待人,願以慈眼看人,對一切人都不惱,對一切人不發脾氣,既然不發脾氣,當然就不會在別人身上起煩惱。 九、憶念:「我不是為煩惱來學佛的」、「我不是為煩惱來做事情」。假如能夠做任何事情,都為了歡喜而做,雖然有一些挫折,有一些困難,自然就能夠解決。 十、自問自省:「我為什麼放不下?」、「放不下,不就是自我找麻煩?簡直是跟自己過不去!」煩惱本來就是很痛苦,又因為你放不下,導致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講話也講不出來。何必苦上加苦? 十一、告訴自己:「我要讚美別人,我要尊敬別人。」願意這樣想就會對他人生起讚美的心,對他人生起恭敬的心。 十二、拿起筆寫作,轉移你的思考力,或是去抄經、抄書。專心在抄經,這個心會轉移焦點。也可多寫幾句「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把這幾句話多寫幾遍,煩惱自然就消除。 十三、畫畫,譬如畫佛菩薩的慈容聖像,把佛的慈悲容顏畫出來,隨著畫聖像的過程中,心情自然穩定下來。 十四、念佛、拜佛,甚至誦經、看經,或是唱誦一些懺悔文、四弘誓願,這樣邊唱邊誦的時候,相信你的煩惱就會去除了。 十五、多讀一些佛典、格言,從聖人所講的話讓自己有一些領悟。讀經、閱經,讓自己專心思惟經典的道理,從裡面開發自己,解除自己的煩惱。 十六、打坐、參禪。但是記得不要愈參愈煩惱,你只要去問:「我的煩惱從哪裡來?」那時候你的煩惱才會有去除的機會點。 或許也可以讓自己忙碌起來,一忙起來什麼煩惱都沒有。其實一個人要是常常太閒、無聊、沒事情做,容易胡思亂想,當然煩惱就起來。 假如不讓自己忙起來,慢慢聽一段梵唄的聲音,聽一段佛教的聖歌、佛曲、唱誦,也能紓解一個人的情緒。或是把這首歌在嘴裡哼唱,一樣可以解決心中的痛苦、煩惱。 (摘自《自覺人生.莊嚴身行》,佛光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慈容法師 台灣宜蘭人。因參加雷音寺佛教青年會、歌詠隊、讀書會,對佛教生起信心,1954年皈依星雲大師,並跟隨大師環島布教弘法。1969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 1974年負笈日本,於京都佛教大學專攻社會福祉學,畢業後回台服務。歷任大慈育幼院院長、佛光山慈善院院長、《普門》雜誌社發行人、佛光山教育院院長、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以及北海道場、普門寺、台北道場、美國西來寺、金光明寺等道場住持。 現任佛光山傳燈會會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人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董事長、佛光大學董事、南華大學董事、均頭國民中小學董事會董事、佛光山人間大學總校長、國際佛教翻譯中心發行人、人間福報美洲版發行人等。 慈容法師因熱心推展佛教社會福利工作,曾先後榮獲內政部表揚的好人好事代表;外交部頒發「外交之友」勳章、教育部頒發「社會公益個人獎」;Outstanding Women in Buddhism Awards (OWBA)頒贈國際佛教傑出比丘尼獎等。 數十年來,慈容法師精進不懈、不畏艱難走在「行佛」路上,他自覺心靈無比富有,嘗言:「迢迢千里路,我從不覺得累,因為所做都能自利利他;從參與中服務奉獻,從參與中自我成長。」這是他以服務為目標的人生觀。 前一篇文章 【民主轉型】 選舉、抽籤與公投 下一篇文章 【行家帶路】 趙記 山東饅頭更勝故里老鄉味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