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賺綠電財 良田淪犧牲品

 |2019.12.23
5548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白河區一片綠油油的農田裡,長出突兀灰色的光電板,農地種電景象在南台一窩蜂地發生。圖/台南市野鳥學會提供

【本報台南訊】蔡政府急推綠能,目標是二○二五年全台綠電要超過二十GW,經濟部能源局去年六月修訂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使用興辦要點,放寬一般農地變更地目後也能種電,目前屏東、台南、苗栗與花蓮等縣市已陸續開放一般農地種電,讓綠色田地上長出一塊塊灰色的大陽能板,引發環保團體與地方民代質疑「綠電怎麼會是犧牲良田換來」。

台南官田南廍里小小一個里,最近有七十多筆土地一起向市政府申請要種電,而台灣的「糧倉」嘉南平原,在台南開放農地種電後,嘉義也快「失守」。開車沿著台十七線公路從屏東東港往南行駛,東港、林邊、佳冬、枋寮一路往南,愈往南光電板愈多沿路兩邊看到的盡是一片片的「光電田」,種滿太陽能板。

有利可圖

地方審查寬鬆

經濟部能源局在去年六月修訂「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為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規定一般農地兩公頃以下可以透過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兩公頃以上則必須將使用分區申請變更為特定專用區,即可拿來種電,並授權地方政府審查,造成縣市政府、光電業者和農民,都因有利可圖,紛紛投入綠能種電大軍,且農地開放限制愈來愈寬鬆。

全台最早開放農地種電的是屏東,接著是台南、苗栗與花蓮也都陸續開放。光電業者指出,農地改種電後,依法必須繳付給地方政府大筆回饋金,金額計算為公告現值五成,以農地公告現值一平方公尺為一千元為例,一甲土地申請變更編定改種電,回饋金就約五百萬元,許多窮縣市看好進帳,想要搶搭這班車。

台南市府農業局坦言,一般農地與特農(優良農地)差別確實不大,過去有部分農地整體面積二十五公頃以上,有良好灌溉設施等即列為特農,但一般農地也大多都是良田,以台南市為例,一般農地與特農大約都有三萬多公頃,換句話說台南市一半的農地都可申請種電。

利潤翻倍

金主排隊投資

業者指出,種電成本不低,以一甲農地為例,回饋金就要五百萬元,設備投資四千五百萬元,但以南部地區為例,一年的電價可以收約六百萬元,以二十年來計算,就有一億多元,等於一倍的利潤,才會吸引許多金主排隊等投資。

南市農業局統計,目前核准農地種電大約已有兩百件,而後續還在排隊等待申請的,還有四、五百件,遍及後壁、學甲、白河、官田、善化、麻豆等,都是台南傳統的務農地區。農業局表示,由於光電業者之間傳稱明年的光電躉售電價可能會下調,從十月起案件量大增,每周都有十多件申請案。

「收入差十倍,要是你還要種田嗎?」台南市後壁區曾姓老農對有人反對他出租農地種電很不滿,表示自己早就不種,過去出租給佃農一分地大約五千元,但現在租給光電業者種電,一分地四萬元,相差快十倍,當然要種電。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都注意到全台各市大規模的農地種電問題,要求中央與地方拿出配套。基金會能源部主任蔡卉荀指出,支持再生能源,但必須要有規畫與評估,不應該是現況只要農民申請就許可,基金會並與台南市議員陳昆和提出自治條例草案,要求政府把關,不能讓農田悲歌再上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