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日記公開 曝美斷交痛苦 |2019.12.19 語音朗讀 21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蔣經國與庶民的親切往來,後來成了許多台灣政治人物模仿學習的對象。圖/資料照片 甫公布的蔣經國日記透露,他對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生病十分擔憂。 圖/資料照片 圖為一九七九年蔣經國關心台北地區供水問題,聽取李登輝市長報告供水情形。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十七日公開蔣經國日記。一九七八年五月蔣經國就任總統,半年後,美國決定推動與北京關係正常化,與中華民國斷交,蔣經國在日記寫下內心憤恨痛苦,身負重責,只好以理性處理此一大事。 蔣經國死後,日記由兒子蔣孝勇保存,後由蔣孝勇遺孀蔣方智怡交胡佛研究院保存,胡佛研究院在美西時間十七日中午十二時舉行記者會,公開蔣經國日記的部分內容,明年二月後對外公開日記的全部內容。蔣經國日記現存胡佛研究院僅有一九三七年五月到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一九四八年佚失。 蔣經國日記中寫道:「美國大使於十六日清晨二時謂有極緊急事,要求來見,果不出所料,通知美國將於六十八年一月一日承認共匪,同時與我斷交,當即以嚴肅之態度,向其提出最嚴重之抗議,內心憤恨痛苦。」 蔣經國接著提到他如何應變說,「事已至此,身負重責,只好以理性處理此一大變,當即約見黨政軍負責人員商談十六日宣布非常法三條,並停止進行中之選舉,以先安人心;十八日召開中央全會,討論中美關係有關問題,為期一天,大家悲憤,但意見一致。」 拚經濟不可忽視貧富懸殊 從胡佛研究院公布的部分日記中,可以看到這位曾在台灣「黨即國家」時代被群眾擁戴膜拜,也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被部分人形容為獨裁陰狠的政治強人,經常拿「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對照反省,處理國政時也常有無人肯負責的無力感。 一九四八年曾在上海督導財政改革,誓言「打老虎不打蒼蠅」的蔣經國,後來完全失敗;蔣經國日後擔任總統,在日記裡提到處理財經事務,「並非難事,最重要的還是在訂定正確的財經政策,而把握之。」 「吾人不可只注意到經濟的無限度的發展,而是要顧到其整體性和長期性,在政策方面應以均富均足為原則,不可使民間的貧富過於懸殊,在結構部門應重視生產與消費之關係,勿使彼此失調。」蔣經國寫道,「總之,經濟之建設以及財政之收支,有其自然之法則,而不可強制之。」 蔣經國在日記裡經常因睹物而思情,也時時展露對工作上的無力感;例如他「獨宿高雄港口,靜聽窗外風雨聲,愁上加愁,思親念鄉,憶往事,難入眠,近來對於工作頗有有心無力之感。「凡是別人怕負責任的難題,莫不向我身上推。」蔣經國接著感慨寫道,「我亦決不放棄自己應負之責,惟自知處境日益複雜艱難,負責愈多,不見諒於人者,亦必更多。」 自省知人與用人常有不當 在蔣經國日記中,「必須由我負責」常見其中,但更常見的是自省缺失,更常把日起有功的進步,歸於父親蔣介石的督導。 例如美國總統卡特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後,蔣經國在三十日的日記裡仍提到,「自反一年來,為人處世和做事的經過,在誠與實兩字上的功夫,似有進步,亦能自愛自重,此皆為奉行父親遺教之具體行為表現,此乃身為不孝子所可告慰父親之靈者。」 當時已六十八歲的蔣經國接著自反道:「但是缺點錯處仍多,尤其逢大事不夠沉著冷靜和堅定,逢小事則過於認真,因此顧小而失大,在知人和用人方面,常有不當之處。」 前一篇文章 假人警察 下一篇文章 尋求合作美日 重用台籍人士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6【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07【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8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9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10【詩】戀戀古城2025.07.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冰島火山爆發 溢出熔岩流泰柬激烈交火 泰憂升級為戰爭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會歐方領導人 習盼鞏固夥伴關係川普:美將不惜代價 贏得AI競賽晨霧輕覆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