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 魔童降世打遍天下

文/童一寧 |2019.12.15
2023觀看次
字級

文/童一寧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今年的中國大陸暑假檔電影當中,原本只是一部毫不起眼的動畫作品,並沒有人對它有太多期望。讓人大出意外的是,還沒有正式上映,7月中旬光靠著口碑場與預售票房,就累積超過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4.45億元)的佳績。

票房接連打破紀錄

改寫中國動畫影史

7月26日上映第一天,正式售票的賣座成績也只花了1小時29分就突破人民幣1億元,更打破了中國影史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上映後的第一個周末,又成為中國影史首部單日票房破人民幣2億的動畫電影。短短一周之內,這部電影改寫了中國所有動畫電影的紀錄:總票房、首日票房、單日票房、首周票房,成為名符其實的大滿貫。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驚異之旅到這裡還只是剛開始,上映後第二個周末,票房更是打破一般電影票房隨上映時間遞減的走勢,反向逆勢成長,再次打破自己前一周所創下的單日票房紀錄。8月31日以人民幣43億的票房成績,超越也曾掀起一時轟動的漫威大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排行榜第2名,僅次於2017年由吳京主演的動作片《戰狼》(票房紀錄為人民幣56.83億元),也成為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唯一的動畫電影。

「我命由我不由天」

反映當代青年人心聲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奇蹟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從電影本身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改編自家喻戶曉的中國民間傳說,但最終的呈現只是保留了人物的姓名,情節上完全脫離了舊有的框架,在導演餃子個人的高度情懷渲染之下,成為一個全新的故事。

片中描述哪吒原本為靈珠轉世,但因太乙真人的失誤而變為魔丸托生,一出世就調皮搗蛋,成為陳塘關人民的眼中釘,但父母並未因此放棄哪吒,反而對他投注加倍的愛與關懷。哪吒又與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不打不相識,發展出亦敵亦友的微妙情誼。最後哪吒受到人神兩界的圍攻,多方圍攻之下,哪吒堅持「我命由我不由天」,靠著雙手打出一條生路。

許多大陸影評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某種程度上描寫出了當代青年人的心聲,面對競爭激烈的城市生活,領著微薄的薪水,過著卑微的白領偽中產生活,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像哪吒一樣,無論受到多大的挑戰與困境,也都毫不退縮,堅持到底。也因此這部電影可以在廣大的觀眾群中得到超乎想像的共鳴。

導演餃子,一方面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催生者,也是中國當代年輕人,迷失世代中的其中之一。1980年出生,畢業於中國華西醫科大學,本來畢業後應該穩穩當當做個醫生,但餃子喜歡動畫,一頭栽進了這個看似沒有前途的行業裡。從來沒有受過一天專業訓練,完全靠著自己摸索技術、敘事,跌跌撞撞多年之後,才終於有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故事中逆天而行的哪吒,幾乎是餃子自己向現實挑戰的翻版;哪吒父母的無盡關愛,也正是餃子父母的縮影。

不少中國大陸媒體都以「國漫崛起」來定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雖然本片確實為中國大陸「土生土長」,但片中的動畫風格,明顯受到日系畫風的影響,包括主角哪吒亦正亦邪尖銳的臉部表情,敖丙修長的花美男設定,都像極了日系動畫的表現手法。對比於另一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79年推出的《哪吒鬧海》,人物圓潤可愛,場景設計處處可見國畫手筆,尤其是龍王栩栩如生的造型,完全脫胎自中國傳統繪畫。

兩者差異無關好壞,卻明顯表現出40年之間所謂「國漫」在內涵上有了全然的轉變。同時片中也沒有了哪吒故事最關鍵的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悲憤場面,卻獲得觀眾的認同,是否也可以延伸解釋為,中國新生代觀眾對於傳統文本並不熟悉,才能夠自然接受這樣一個無論在情節上、畫風上,都不太「中國」的哪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