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浪漫音詩巨匠 理查‧史特勞斯

◎魚簡 |2007.08.08
936觀看次
字級

理查‧史特勞斯一八六四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父親弗朗茨‧史特勞斯在慕尼黑宮廷管弦樂隊擔任首席法國號。小史特勞斯四歲開始學琴,六歲嘗試作曲。由於父親是保守派的擁護者,只崇高莫札特和貝多芬等古典大師,導致幼年的小史特勞斯所學範圍窄小。直到上了中學接觸瓦格納,深深被吸引,不顧父親反對,作曲方式和技巧逐漸趨向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巨型而豐厚類型。

一八八四年訪問柏林時認識了指揮家畢羅。畢羅對他的作品非常讚賞,並把他稱為「繼布拉姆斯之後最有個性的作曲家」,同時讓他追隨自己學習指揮。正因如此,史特勞斯不但成為一名作曲家,同時也是位舉足輕重的指揮家。

他指揮時候十分注重儀態,對一些動作誇張的指揮家深不以為然。他認為過分的動作浮誇而矯情,因此他只著重右手的充分運用。他曾建議那些左手同時大幅度舞動的指揮家,「應把左手插在背心口袋裡」。

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前任指揮家弗里茨‧雷納秉承了他的精神。有一次他在指揮史特勞斯的歌劇《沙樂美》時,儘管整部作品激情澎湃得幾乎歇斯底里,他完成指揮後臉上並沒有一滴汗水。有人非常驚訝地問起為什麼其他指揮家指揮這部作品之後總是大汗淋漓,雷納引用了斯特勞斯說過的一句名言,「興奮的應該是聽眾,而不是指揮家。」

史特勞斯經常被譽為浪漫的音詩巨匠。他的主要管弦樂作品包括交響詩《唐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唐吉訶德》,歌劇《玫瑰騎士》、《失去影子的女人》、《阿拉貝拉》等,多具華麗輝煌浪漫之風。他擅長運用樂器本身的優點,配合扣人心弦的曲調,使作品豐富而熱情,自然而強烈。

一九四九年,理查‧史特勞斯完成了作品《最後的四首藝術歌曲》,同年八月,他因為心臟病,與世長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