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的意思是,我們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目前的身心狀態;而之所以會稱其為隱藏版自我的原因是,大家多少都有體驗過它的存在,但是它卻停留不久。圖/hsinhua
文/黃詠翔(科博館科普桂冠獎得主)
上次介紹到人類大腦住這兩個自我,一個是本能自我,專門執掌人類的基本認知能力,諸如記憶、情緒、動機等,通稱邊緣系統;另一個是掌管意志力的自我則位於腦部的前額葉皮質,負責接收本能自我所傳達的訊息,並經統整、過濾,形成反應、決策。其實人類腦內另有一個自我,稱之為自我覺察,相當於反省或內省。
自我覺察的意思是,我們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目前的身心狀態;而之所以會稱其為隱藏版自我的原因是,大家多少都有體驗過它的存在,但是它卻停留不久。當我們在檢視自我時,我們會變得無法進行其他工作,但外在有太多訊息需要我們處理,有時還是攸關生命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注意力會傾向處理外界的訊息。我們利用簡單的坐姿訓練即可體驗一下自我覺察的發生。
現在文明病之一就是,看手機導致的彎腰駝背。若跟筆者一樣有這些問題的讀者,請在看手機時,挺胸打直腰桿,並縮下巴。一邊維持這些姿勢一邊玩手機,但請隨時注意上述的姿勢是否走樣了,一旦「感覺到姿勢走樣,請馬上調整回來。這個發現自己姿勢走樣的感受,即是自我覺察。那自我覺察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意志力嗎?」
我們既然可以感覺到身體姿勢,當然也可以意識到我們大腦目前的想法,也就可以窺探兩個自我的內心戲。說白了,每個人多少都有這樣的經驗。以減肥的例子最為明顯,很多人立志減肥的下一分鐘,看到了美食,一開始會克制自己,說:「不能吃,要減肥了。」但經過內心一番折騰後就說:「明天再開始減肥吧。」而察覺這樣的內心戲,就是自我覺察的功能。然而,有些人較難進行自我覺察,此時,我們可以根據哈佛心理學家麥高尼格(Kelly McGoninal)的建議,給兩個自我取綽號,好讓進行自我覺察時,發現此時此刻是哪個自我在做主,同時並記錄下來,訓練自我覺察能夠讓我們意識到剛剛的決定是哪個自我在主導。嘗試讓自己變成旁觀者角色,雖然它無法立即改變兩個自我的主導權,但能夠藉此訓練讓下次的決定更有效益,畢竟來日方長,咱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上圖表統整了意志力三面向、兩個自我以及自我覺察的關係圖,理解腦內意志力機制的互動,往後我們就能夠探討如何增進意志力囉!(待續)
自我覺察
原來我腦中的兩個自我是這麼想的
兩自我
三面向 本能自我
(綽號:小惡魔)
克制項目:
不吃甜食 不行吃,我正在減肥! 吃嘛!這好好吃耶!減
肥明天再說。
持續項目:
每天運動半小時 時間到了,要準備去運
動囉! 很累耶!偷懶個一天應
該沒關係吧。
目標:
三個月減10公斤 為了達成目標,我要努
力執行減肥計畫! 就算今天沒做,還有2
個月又29天可以彌補,
今天先放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