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葉王交趾陶 重現神祕微笑 |2019.12.05 語音朗讀 36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半身仕女〉緊急修復後,呈現典雅的笑容,宛如台版蒙娜麗莎。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國寶交趾陶〈加官〉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一般古物〈胡人獻瑞〉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台南藝術大學,進行交趾陶國寶與一般古物的修復與研究,不僅清楚看到被稱為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創作技巧,還修復一件由台南學甲慈濟宮收藏的〈半身仕女〉,其典雅秀麗的微笑,彷彿是台版的蒙娜麗莎。 文資處表示,交趾陶為台灣廟宇常見的裝飾藝術,學甲慈濟宮內收藏二百多件清咸豐年間葉王交趾陶作品,質、量都堪稱全國之冠,其中〈加官、晉祿〉、〈合境、平安〉、〈胖、瘦羅漢〉等三組六件精品,更於二○一五年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寶,創下私部門典藏國寶的先例。 廟宇裝飾 成國寶先例 作為廟宇建築外觀之裝飾,交趾陶長期曝晒於戶外環境,容易因風化產生剝落、斷裂、缺損、鹽害等劣化狀況,但目前國內對於交趾陶古物保存修復的研究仍相當缺乏。為進一步了解交趾陶材質並建立國寶體檢資料,文資處啟動檢測與修復計畫,選定六件國寶及三件一般古物作為標的,委託南藝大執行科學檢測、記錄、研究與分析,並研擬修護方案,全案於近日完成,成果豐碩。 文資處指出,本案執行包含可見光、紅外線、X光攝影、熱分析等多項科學檢測項目,逐一分析判讀,為六件珍貴國寶建置完整的體檢紀錄。透過X光攝影,得以檢視陶塑內部結構,報告發現,這批塑像內部分別以三種不同粗細的銅線作為各構件的連接,從銅線在陶像內部交纏的「走勢」不同,可作為作品完整性的判斷依據。 例如本次檢測的一般古物〈胡人獻瑞〉,為一組兩件的對照作品,其中一件獅腳、獅尾內均以粗銅線彎折後,再以細銅線綑綁固定,銅線清楚整齊,應為葉王原作。 另一件獅腳、獅尾內的銅線粗細綑法不同,走勢較亂,研判可能為後人修補的痕跡。透過科學儀器的協助,除了有助於文物判斷,更能進一步認識葉王的創作技巧。 3D 建模 觀察文物細節 不僅如此,執行團隊更運用3D建模技術,搭配十一部專業相機為每件國寶拍攝逾千張相片,完成精細詳實的3D模型檔案,有助於了解肉眼不易觀察的文物細節,未來也能擴展運用到文創商品設計,開拓交趾陶藝術推廣的多元性。 此外,研究也從慈濟宮收藏的二百多件一般古物中,選出劣化狀況最為嚴重的〈半身仕女〉像,進行脫鹽及緊急修復,大幅改善原先保存狀態。修復後的仕女重現原作風采,五官及衣著紋路清晰顯露,臉部豐潤秀美,細眉鳳眼、輕點絳唇,婉約微笑的模樣,如同「台版蒙娜麗莎」般優雅又神祕。 本次修復過程所獲得的經驗與資訊,將作為後續其他交趾陶文物修復的重要參考,可謂公私部門合力保存古物的一次新例。 前一篇文章 鹿耳門聖母廟 安座38年大典 下一篇文章 學子訪新馬寺 體驗和諧之旅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9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瑞典佛教聯合會臨終關懷課程 佛光人響應佛光榮耀 佛光山僧眾廣獲各界肯定 蘭陽佛光童軍孝親奉茶 溫馨幸福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 新學期啟航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