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少子化風潮之下,招生不易,老牌高教紛紛衝轉型。為拓展生源、培育編導人才,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有意成立研究所,讓學傳統藝術的學生有進修管道,目前正積極籌備師資,最快明年提出申請、後年開始招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也因應時代趨勢,於一○九學年度成立「實驗教育學分學程」,是全台第一個體制內培育實驗教育師資的升學管道。
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劉晉立說,台灣目前較缺乏傳統表演藝術領域的編劇、導演等高階人才,學習傳統藝術的人如果想要進修,只能去非戲曲相關的系所,甚至要到大陸的中國戲曲學院、上海戲曲學院等攻讀碩博士班。未來成立研究所後,可讓學生多一個選擇。劉晉立也說,因缺乏高階師資,除了鼓勵教師升等,也會考慮外聘師資。
目前台灣戲曲學院學制涵蓋國小、國中、高職和大學部。劉晉立指出,以前家長看重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度,孩子不用再升學考試,且高職以下都是公費,因此願意把孩子送到戲曲學院就讀。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學生可一路往上升,不用擔心考不到高中,削弱了戲曲學院的公費優勢,導致各系都有缺額;未來會將招生重點放在偏鄉、育幼院、經濟弱勢學生身上。
「學傳統表演藝術很辛苦」,劉晉立說,學生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練功。他觀察,若原生家庭是經營劇團、要孩子繼承家業,或是偏鄉弱勢家庭的孩子,才會選擇戲曲學院就讀。
因應實驗教育師培需求
國北教開先河設立學程
至於「實驗教育」,國北教教育系系主任林偉文說,一○九學年度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甄試招生名額十人,吸引三十四人報名,比一○七學年度增加三倍多,可見實驗教育師培需求相當大。
林偉文說,各式實驗教育近年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其中公辦公營實驗教育發展最迅速,至今年全國已有八十所公辦公營實驗學校,但未有體制內培育實驗教育師資的管道。
林偉文表示,很多公辦公營實驗學校都是由現職老師轉任,因此做實驗教育時,會遇到困難。他進一步說,實驗教育重要的是「創新精神」,現在很多實驗教育學校的課程,是由現有的特色課程轉型,背後沒有清楚的哲學理念。此外,實驗教育教師也必須具備課程發展與設計的能力,不能過於依賴教科書。因此,該校學程特別規畫一整年「探究與實踐」課程,讓學生進到實驗教育教學現場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