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一景。
圖/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名人故居」向來各縣市重要觀光人潮來源,台北市文化局轄管的「名人故居」總計七處,但除了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一支獨秀外,其餘名人故居的造訪人次幾乎年年下滑,甚至有部分故居的造訪人次,四年多來銳減近六萬人之多。
台北市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名人故居,像是故總統蔣中正遷台後,被作為第一個總統官邸的草山行館,又如座落在陽明山腰的林語堂故居,以及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李國鼎故居等,都是知名的名人故居。
據文化局統計,北市府轄管的名人故居總計七處,分別是林語堂故居、錢穆故居、李國鼎故居、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閻錫山故居、草山行館、蔡瑞月舞蹈社。
近年來,這七處名人故居每年的造訪人次幾乎年年下滑,其中林語堂故居的造訪人次,一路從二○一五年的一萬八千九百八十人次,下滑到去年的一萬三千五百八十八人次,今年截至八月底,也僅有七千六百四十一人次;草山行館更從二○一五年的十萬一千七百七十一人次,下滑到去年的四萬二千九百八十七人次,今年截至八月底止,也僅有二萬餘人次造訪,盛況不再。
此外,錢穆故居二○一五年的造訪人次還有一萬四千六百六十六人,去年僅剩一萬一千六百二十九人次;李國鼎故居情況稍微好一點,二○一五年為四千八百二十四人,二○一七年增至一萬二百三十八人,去年又微幅下滑至九千五百五十人,反倒是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的情況不錯,二○一五年僅二萬九千七百零四人次,去年增加至三萬一千六百四十三人次。
對此,北市文化局表示,近年來名人故居參觀人次減少,主要是和陸客團的減少,以及回訪率無法延續有關,未來文化局將輔導經營團隊多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及講座,吸引更多訪客參觀,也會加強行銷,包括拍攝故居宣傳影片,在網路社群媒體播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