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癌症檢測新突破!根據統計,食道癌死亡率位居十大癌症第九位,相較於其他癌症,由於食道癌早期不易察覺且檢測效果差,不少病患等到確診罹癌時,往往已是晚期。為提高癌症預防與治療成效,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王祥辰創新研發出「辨識食道內視鏡影像頻譜特徵分析方法」,不但能辨別癌病變細胞,還能判斷癌症期數發展到哪個階段,準確率高達八成五以上,除已成功取得台灣與美國專利外,研發結果更登上知名國際期刊《科學報告》。
為提高辨識率,他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合作,藉由高醫提供的兩百多張食道癌患者內視鏡病理影像,來開發不同以往的分析方法,不需透過切片,只要藉由內視鏡檢查的影像,就可精準判斷出患者的食道是否正常,還是已經罹患輕度、中度、重度等不同期數的食道癌,藉此幫助癌症患者及早治療。
王祥辰表示,接下來團隊也將結合人工智慧科技,協助醫師進行即時診斷,發揮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