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19.10.18 語音朗讀 16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總統川普(右)11日在白宮與中國大陸副總理劉鶴(左)握手。 圖╱美聯社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11日與印度總理莫迪(右)一起參觀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廟群。圖╱新華社 颱風哈吉貝為日本帶來驚人雨量,數列停放在長野市新幹線車輛中心的子彈列車13日泡在水裡。圖╱美聯社 46歲的法裔美籍學者杜芙洛在14日獲 頒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該獎有史以 來最年輕得主。 圖╱美聯社NASA在華盛頓發表兩種新款登月太空衣,右為從地球升空時使用,左為在月球表面使用,都比舊款更有延展性。圖╱美聯社南韓與北韓國家足球代表隊15日進行比賽,雙方0:0踢和,整個體育場沒有任何觀眾。圖╱法新社南韓現代汽車日前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展出Hyundai 45 Concept電動概念車。圖╱法新社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外國投資者和外資企業轉讓技術。圖╱中新社 整理/林育辰 10/11美國 美中貿易談判 達初步協議 美中貿易談判11日達成有限度協議,華府同意暫不實施原訂15日對中國大陸貨品提高進口關稅的計畫,換取北京允諾做一些讓步,包括向美國擴大採購農產品。此舉象徵美中貿易戰持續18個月來最大的突破。 這項局部協議涵蓋農業、匯率和一部分智慧財產保護,美國總統川普稱之為「紮實的第一階段協議」,儘管如何落實的細節和其他議題還有待雙方進一步磋商,預計需4、5周才能形諸白紙黑字,但象徵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將給全球經濟喘息空間,也可能安撫市場對兩國衝突加劇的恐懼。 10/11印度 習近平會莫迪 允增進兩國貿易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1日起分別訪問印度與尼泊爾,並與印度總理莫迪兩度會晤,習近平建議,要以設立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為契機,加強兩國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探討建立製造業夥伴關係。 莫迪則回應,印方感謝中方積極增加進口印度大米和食糖等產品,希望透過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推動雙邊貿易平衡可持續發展。願同中方加強在多邊框架下的溝通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維護發展中國家合法權益。 習近平訪尼泊爾時,尼國向他表示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強交流合作。 10/12日本 哈吉貝重創 理賠金1千4百億起跳 近61年侵襲日本的最強颱風哈吉貝12日晚上於伊豆半島登陸,重創許多地區,至17日中午,已造成77人死亡,10人失蹤、346人受傷,52條河川共73處潰堤,近1萬棟房舍淹水,19個縣共170起土石流。 災情包括長野市千曲川氾濫,導致北陸新幹線機廠內10列列車泡水,占了北陸新幹線所有列車的1/3。這10列車造價328億1100萬日圓(約新台幣93億元)。當局徵召了後備人員救災,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的第一次。 彭博分析師估,光是保險的理賠金額至少從5千億日圓(約新台幣1406億8千多萬元)起跳。 10/14瑞典 諾貝爾經濟獎 最年輕女性得主 諾貝爾和平獎11日公布,由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獲得殊榮。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去年就任總理的阿邁德,上任後結束與鄰國厄利垂亞的多年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並致力國際合作。 經濟學獎得主則在14日揭曉,由印度裔美國經濟學家阿巴希.巴納吉、法裔美籍經濟學家艾絲特.杜芙若、美國哈佛大學發展經濟學家邁克爾.克雷默3人獲獎,表彰他們「創造能減輕全球貧窮的實驗方法」的貢獻。 年僅46歲的杜芙若與巴納吉為夫婦,不僅是史上第2位獲得經濟學獎的女性,也是最年輕的經濟學獎得主。 10/15美國 NASA新太空衣 月球漫步不用跳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5日公布新款太空衣,比阿波羅任務時代的太空衣更合身且具延展性,讓太空人下次踏上月球時,走起路來能像在地球一樣,向「兔子跳」說再見。 NASA計畫於2024年讓美國太空人再次登陸月球,任務名為「阿提米絲」。 NASA公布原版的「獵戶座乘員生存系統太空衣」,以及能供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行走的「探索艙外活動裝」(xEMU)。 太空衣工程師克莉絲丁.戴維斯穿著融合紅、藍、白三色的加壓xEMU太空衣,其腰部、手部和腿部的活動範圍已大幅改善。 10/15北韓 兩韓足球賽 文字直播9句話 南韓和北韓的足球代表隊15日在平壤金日成體育場,進行2022卡達世界杯亞洲第2輪預選賽第3場比賽。這場只有文字直播,沒有任何觀眾的比賽以0:0和局收場。 由於北韓不予協助,比賽在既無南韓媒體也無觀眾,同時也沒有電視直播的情況下進行。南韓的球迷只能通過亞洲足球協會的官網觀看文字直播。包括換人、黃牌警告等內容,但直播內容一共只有9句話。 當日的比賽在南韓球隊回國後通過錄影形式播出。北韓在南韓隊離開前,把比賽的錄影DVD交給南韓。 10/15南韓 壯大綠能車產業 注資60兆韓元 南韓總統文在寅15日宣布,將力拚在10年內推動南韓成為全球第一大綠能車製造國、第1個開放自駕車商業營運的國家,並且計畫透過產業聚合、提供政策支援,以及結合公、私領域注資60兆韓元等策略,壯大綠能車與自駕車產業。 文在寅強調,南韓在電池、氫能、半導體和IT技術領域擁有領先地位,有機會成為未來汽車的領導國,現在正是追求由領先的先進技術帶動經濟成長的好時機。他說:「在2030年前,南韓將把新電動車與氫燃料車占新車銷售的比率拉高至33%,並取得全球綠能車市場10%的市占。」 10/16大陸 李克強宣示 保護外資商業祕密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要求,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外國投資者和外資企業轉讓技術,依法保護商業祕密。 同時政府採購不得限定供應商所有制形式、投資者國別、產品或服務品牌等。 李克強指出,對外開放是中國基本國策。外資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必須始終高度重視利用外資。 會議中確定,要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