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委員關心書店、圖書銷售額狀況,柯志恩質詢,文化部雖然每年輔導書店,書店卻倒成一片,重慶南路書店街至今只剩九家,國際統計的台灣圖書出版產值也逐年萎縮。立委蔡培慧則希望文化部對書店關注可拉開視野,不要只重視都會、連鎖書店,要求做全盤檢視。
鄭麗君表示,依據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近年來實體書籍出版業與數位書籍出版業總銷售額,二○一七年至二○一八年成長百分之零點八,今年至七月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一點七一,顯示出版銷售額已明顯回穩微升。
書店方面,鄭麗君表示雖有書店倒,但至二○一八年過去六年,全台約有一百七十一家實體書店陸續成立,從財政部統計數據觀察,實體書店下降趨勢亦已減緩,文化部也有在考量設計書店聚落等,都會全盤關心。
鄭麗君也說,根據文化部出版產業調查,今年一至六月閱讀紙本圖書數量較去年同期成長,閱讀電子書時間也成長,且圖書個人消費金額成長百分之三點六,電子書更大幅成長百分之六十四點一,顯示民眾消費升溫,閱讀狀況變好。
鄭麗君表示,文化部過去兩年一直持續跟財政部研商,透過「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等,達成讓圖書納入減免營業稅的項目,文化部九月初已把相關草案送給財政部,希望獲得財政部的好消息。
財政部官員回應,主要就審查制度提出三點注意事項,包括制定《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目的在扶植文化藝術事業,符合立法意旨者,才能享有免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