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雅工廠大火燒出農地工廠問題。今年六月工輔法通過後,更助長農地工廠興建設立。
圖/黃仲裕
【本報綜合報導】政府鬆綁管制讓農地工廠冒出的速度遠超過拆遷的速度,加上消防安檢資訊未能橫向整合,讓農地工廠成為消防公安的管理死角,前天台中違章農地工廠大火造成兩名消防員罹難,凸顯政府管理農地違章工廠的迫切性。
台中大雅火警燒出農地違建問題,台中市都發局昨天強制拆除一處農地違建,外界質疑是作秀,市府強調今年四月查報後,安排十月拆除,市府每月拆除違建二百多戶,但每月增加六百至七百戶,根本拆不勝拆。違建是「人」的問題,違建數量不斷增加,這不是單一縣市能解決的,屬於全國性的問題。
今年六月工輔法通過後,加速助長農地工廠興建設立,只要一遇到連假,農地工廠立刻就能立刻「長一波」,儼然成為一個產業鏈。
環保人士、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表示,農地工廠合法化就成了一個產業鏈,且各地都有,只要一個星期就可以蓋好一棟鐵皮屋,趕工的話兩天就蓋好,若沒有人抗議,就租給別人當作工廠,若遇到鄰近住戶檢舉,也可以一天內就拆光光。
台中市都發局表示,每年拆除違建預算約一千萬元,其中包含颱風天拆除危險廣告物等預算,實際執行拆違建只有三、四百萬元,台中市列管違建共有八萬七千九百多件,每年拆除二、三千件,平均每月約二百件,但每月新增的違建數多達六、七百件,即使編再多的錢,也趕不上違建新增的速度。
法令模糊 擋不住違建速度
新北市拆除大隊表示,假日容易有搶建狀況,以今年四月清明連假為例,同仁巡察時就發現該處工廠疑似在整地,接連四天都輪班監控,發現業者開始建築時,就立即去制止並要求拆除。
嘉義縣前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地方拆除農地違章工廠的經費常被刪除,若真的被檢舉違建,第一個出來阻擋的往往就是地方民意代表,且中央法令有太多模糊地帶,明明只要空拍就能看得清楚這工廠是否違規,但有行政太多程序需要確認,一個連假期間,違章工廠就在農地上矗立起來。
台南市工務局指出,今年度編列一千零八十一萬元預算處理違章,目前列管違建有三萬四千多件,其中農地違章約有三千件,今年查報違建數有三千八百零二件,已拆除一千一百三十件。
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全面清查經濟部空照圖照出的六千六百二十七處坵塊,八月底前清查四千一百零四處,查出九百五十二處是「未登記」的工廠。
這麼多的農地工廠,連拆遷的速度都趕不上,消防公安檢查更是難到位。一位六都的地方官員指出,目前違建屬都發局管轄,違章工廠主管單位是經發局,消防危險場所由消防局列管,不過彼此資料並未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