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梁思成之外,還有一人對此極為著迷。文學家魯迅故居有一張觀音照,就是出自於此,位在摩尼殿內槽背壁北面的「倒坐觀音」(圖/資料照片),魯迅更稱之為「東方美神」,放於書案上。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古城內,有著一處始建於隋朝的隆興寺,當地人都稱之為大佛寺。該寺不僅僅是座千年古剎,更是一處藏有各式珍寶的藝術博物館,見證歷史長河、佛教藝術的殿堂。
其中「摩尼殿」的建築構造更是蔚為奇觀,已故的大陸知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四訪此處,並稱之為「藝臻極品」。摩尼殿始建於北宋皇佑四年(一○五二年),建築獨特精美,其格局為十字形平面建築,柱子以回字形排列建造,殿檐下的斗拱形式與宋代「營造法式」相符,梁思成曾說「只在宋畫中見過」,為之驚豔。
除了梁思成之外,還有一人對此極為著迷。文學家魯迅故居有一張觀音照,就是出自於此,位在摩尼殿內槽背壁北面的「倒坐觀音」,魯迅更稱之為「東方美神」,放於書案上。
摩尼殿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其上通壁懸塑的「倒坐觀音」,被稱為隆興寺「六最」之一。此壁塑色彩鮮豔,是一雕塑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珍寶,其中最醒目的是位在玄山中樣的泥塑觀音像,皮膚白皙、頭戴花冠、脖掛瓔珞、足踏朵蓮,姿態優雅閒逸,面容秀麗恬靜,無論禮佛者在哪個位置看,都能與其對視。依照其塑造形式,稱之為「倒坐觀音」。
所謂「倒坐」,是指觀音不在正殿中央,而是以坐南朝北之姿佇立殿內,以表明觀世音菩薩不度盡眾生,永不回頭的大慈大悲。「倒坐觀音」一改傳統佛像風格,將神像人格化,是佛教藝術的一大突破,也被列為鎮寺之寶,擁有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