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世雄
童年時代的月,是我記憶中最珍貴的玩具。
那時的我總愛假裝自己的手中緊拉著一條無形的線,另一端綁著圓圓亮亮的月兒,盡情奔馳在涼風徐徐的夜裡;而當圓月變成了彎月高掛天際時,月又成了我手中的玉弓,我幻想自己就是神射手,點點繁星自然就成了可以隨手命中的靶心。這也讓我聯想起了李白眼中的「白玉盤、瑤台鏡」,同樣的月亮,卻以豐富多變的樣貌活在不同年代的童心中。
求學時代的月,漸漸成了伴我熬夜苦讀的沉默知音。每當夜闌人靜,還在書堆中奮戰的我,常常在心神疲憊之際,選擇暫時關掉桌燈,遙望窗外靜美的皎月,那透窗入內而隱隱流盪於書冊的月光,彷彿能幫我梳理紊亂的思緒。尤其當手中筆影倒映在桌面,隨著月光婆娑起舞,時疾時宕,忽旋忽傾,心中不禁湧現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更零亂」的浪漫情懷。
隨著青春流逝,每每被現實纏縛憂煩時,仍會不由自主的抬頭尋月。尋找那童年時還綁著線的月;尋找那年少時還在窗外徘徊的月;尋找那在我困頓疲乏時,會報我以一抹微笑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