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來源:中央社
編輯張睿杰/綜合報導
921地震明天將滿20年,走過震殤記憶,那一夜多少哀痛至今仍令人難以忘記。
曾經隨德國救難隊來台的德國獸醫妮可吉斯(Nicole Gies),打開珍藏相簿找到20年前在台灣拍的照片,相簿還有「德救難犬深入台灣災區救人」報導,和時任外交部長胡志強的感謝信。她身穿德國救難犬協會制服,身後是傾斜大樓,在幾乎沒有地震的德國,921救災經驗成為吉斯最深刻的記憶。
圖說:吉斯(右)在921災區的傾斜高樓旁執行搜救任務。圖/中央社/吉斯提供
妮可吉斯(Nicole Gies)是獸醫,921大地震發生時她才26歲,她與她的狗剛剛通過搜救犬考試。在醫院工作到一半,突然接到要去台灣的電話,「這是我第一次到國外出任務,我爸媽當時好擔心」。
在德國,搜救犬「尋人」(Mantrailing)主要用來尋找失蹤老人,狗只要聞過人隨身物品和衣服的味道就能追蹤足跡。
921大地震後,德國救難犬協會(Bundesverband Rettungshund,簡稱BRH)派出10名隊員和8隻搜救犬到台灣,妮可吉斯是其中一員。她一到災區,馬上被高樓傾斜和倒下的景象嚇到,廢墟不時傳來磁磚掉落的聲音,從早到晚警戒區旁都站著焦急等待的親人。每當餘震的警報一響,所有人就匆忙逃離現場。
搜救任務進行5天,遠從德國來的隊員,在一棟倒塌的高樓成功尋獲一名婦人,並與其他國家的救難隊合作將她救出來。當妮可吉斯與其他隊員準備搭機返國時,機場大廳內的所有人對他們熱烈鼓掌,讓她至今難忘。
圖說:吉斯(左)九二一大地震後到台灣協助搜救,這是她第一次到海外出任務。圖/中央社/吉斯提供
妮可吉斯說,德國幾乎沒有地震,那次任務讓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搜救犬在震後的瓦礫可以發揮這麼大的用處。
妮可吉斯住在德國西部的哈姆(Hamm),平日在當地的動物園工作,每週帶自己的狗與其他隊員訓練一次。她還經常在網路上與各國同好交流,切磋訓練和搜救的技巧,以專家身分受邀到德國警察大學演講。
台灣是她第一次出任務的國家,20年過去了,她與台灣的緣分不僅沒有中斷,反而還更密切。
921大地震讓台灣認識搜救犬的重要性,各縣市政府紛紛展開培訓。透過駐慕尼黑辦事處的牽線,德國救難犬協會在2016年首度邀請內政部消防署的搜救隊到德國訓練。隔年,德方也首次派犬隊到台灣訓練,並與台中市消防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去年更在霧峰設立據點,方便亞太地區就近救援。
妮可吉斯表示,台灣搜救犬訓練和出任務的經驗豐富,但尋人的訓練比較缺乏,她與台灣官員討論過後發現,經常發生登山客迷路和山難的台灣需要尋人的搜救犬,德國救難犬協會因此決定將整套德國訓練的方式傾囊相授。經過密集訓練,台灣搜救犬日前首次通過德國的考試,讓她非常有成就感。
台灣與德國的搜救犬交流,從此進入新頁,妮可吉斯已隨協會到過台灣3次,她已迫不期待明年3月再度到台灣,「順便享受台灣的食物和人情味」。今年9月,台灣也將第2次派犬隊到德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