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傳愛運動

◎郭崇元綜合報導 |2007.07.29
676觀看次
字級

為了前往貧窮落後國家奉獻愛心,不少青年辭去工作,義務參加國際人道組織在各地的救助工作,一方面秉持大愛胸懷行善助人,一方面也藉以增廣自己的人生閱歷。

大愛助人不計代價

位於印度東部大城加爾各答德雷莎修女創建的「垂死之家」,三、四十位來自世界各國的男女青年,正忙碌清理已洗好的病人衣服和準備病人的飯菜。突然聽到久已未聞的國語聲音,循聲找人,結果發現幾乎有一半的義工來自台灣,而且分別來自不同的領域,包括台灣非政府組織、社會青年和大學生。

在台中科技公司工作的陳宜鴻,二十六歲,小小個頭,去年到印度旅遊後,不久就辭去工作,自費一個人來到「垂死之家」義務幫忙,每天扶持病人吃喝拉撒,外帶清洗病人的衣物和打雜。謙稱為感恩而來的陳宜鴻,準備當義工到九月中旬後,再返台另找工作。他說,五月至九月是印度最炎熱的季節,氣溫可達攝氏四十五度,他原以為這期間到「垂死之家」的義工不多,因此選在這個時候來印度,卻未料到暑假期間突然湧來許多世界各國的學生義工。

另一位來自台灣非政府組織天主教靈修會的趙姓輔導教師,則是帶著有學習障礙的心理學系學生,到「垂死之家」體驗另類人類的生存世界,以突破學生的心理迷惘,同時也要求學生觀察義工們不計辛勞和代價的大愛助人精神,藉以瞭解社會真善美的一面。

在「垂死之家」陣容最為龐大的義工團體,是來自台灣大學世界志工社二十六人,由社長林泰甫領隊。全團在七月初就自費前來加爾各答,食宿自理,每天向德雷莎修女義工中心報到,並接受臨時分配工作,團員分別前往「垂死之家」、「精神病患之家」和「孤兒院」等人道機構協助。

把愛心送到蒙古

台灣人道援助事例又添一樁。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執行長王明仁率團前往蒙古捐助蒙古包及供水站,在蒙古成立「台灣家扶村」,嘉惠五千名蒙古人,把台灣愛心送到蒙古去。

台灣對蒙古的人道援助,這幾年來不曾間斷,像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近年來就認養許多蒙古貧童,現在被認養的貧童多達三千三百多名。

陳俊賢說,基金會的認養人捐助烏蘭巴托供水站的費用新台幣三十萬元,當地將有五千人受惠,供水站附近占地六千坪的土地,就是蒙古的「台灣家扶村」,讓老弱貧苦者得以居住。

生命體驗更深刻

剛從泰北滿樂福村及中國河北壩上歸國的「Working Holiday志工服務遊學團」學員,今天向外界分享心得與體驗,他們表示,這種付出雖然辛苦,卻收穫很多,也讓他們對生命有一番更深刻的體驗。

「Working Holiday志工服務遊學團」由伊甸基金會及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舉辦,今年暑期邀請志工到泰北滿樂福村及中國河北壩上服務,暑期共有十團出發,兩百三十八人參與,年紀最大的志工六十六歲,最年輕的志工十六歲。

現職為人壽公司經理的黃歆茹,在罹患乳癌後對生命有更多的體驗,她一直希望能身體力行為社會多付出一點,這次她放下工作到泰北擔任志工,她說,這段歷程真的很辛苦,卻讓她學習很多,大家應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政大心理系學生翁宇津,這次前往中國河北壩上,與英美學員一起在當地小學服務,她說,這段旅程生活條件很差,但過程卻充滿感動,這種和現今人生完全不同的體驗,讓她成長不少。

「Working Holiday志工服務遊學團」,自掏腰包付機票費用,把愛心從台灣帶到世界各個角落,這無異是一種新公民運動的成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