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 當思來處不易

吳芳枝(台中市╲退休教師) |2019.08.14
1914觀看次
字級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全球糧食因自然保育被破壞,水資源及森林都銳減,許多物種面臨滅絕,若不盡快想辦法,未來人類將與飢餓為伍。」這不是恐嚇,而是千真萬確的事,民眾應有所警惕和危機意識。

為了減少廚餘產生,推動全民惜食運動。首先從學校午餐、社區廚房、飯店餐廳、超市賣場宣導教育,呼籲惜糧惜食,減少廚餘。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廚師須依學生年齡及食量來烹煮米飯,尤其是小一到小六孩子的差距更大,應該避免糧食的浪費。

廣受年輕人青睞的吃到飽餐廳,造成暴食暴飲影響健康,過度浪費食物的也是不良習慣。據調查統計全球每年平均浪費了超過二十億噸的食物。因此減少食物的浪費,將有助解決全球食糧不足的危機。

由於極端氣候,如乾旱和洪水等,造成巨大的糧食危機。影響農作物生產、糧食收成下降,供應失調,人類的糧食可能在未來幾十年會有嚴重匱乏,全球糧食危機比戰爭、環保危機更嚴重。處於太平盛世,豐衣足食,浪費成性的我們,如何面對糧食危機?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句話。每一粒米、每一口飯都是由農民辛苦耕種所得,來之不易。不浪費是愛惜食物的基本,每個人只要付出小小的努力,有助於減少食物資源的浪費。

吳芳枝(台中市╲退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