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乾旱 衝擊德國經濟

 |2019.08.05
1804觀看次
字級
氣候變遷,恐導致萊茵河再度停航,影響德國經濟。圖為去年十月萊茵河低水位的嚴重情況。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候變遷和熱浪橫掃歐洲,恐導致歐洲重要水道萊茵河再度無法通行,影響德國經濟。

德國之聲報導,二○一八年的熱浪造成萊茵河有史以來首次停航,導致德國二○一八年GDP下降零點二個百分點。

今年,萊茵河停航恐怕重演。

七月的高溫讓法蘭克福附近的考布(Kaub)隘口水位降至一百五十公分左右,僅一個月前水位一半。

噸位較重輪船的行駛已受限,若水位降至五十公分以下,所有船運恐再度停止。

萊茵河總長一千二百三十三公里,穿越瑞士、德國、荷蘭等國家的工業區,最後在鹿特丹港口流入北海,是影響歐洲商業活動的重要河流。

放眼萊茵河就知道德國經濟狀況。商業船隻多、船運滿載,就表示德國經濟狀況不錯。

萊茵河是運送原料及貨物的重要路線,包括鋼鐵、化學物品、肥料。它流經的杜伊斯堡魯爾特(Duisburg-Ruhrort)是全球最大的內陸港口,也是德國魯爾工業區對世界的窗口,德國知名重工業公司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就坐落於此。蒂森克虜伯一天可從鹿特丹運送約六萬噸煤炭、鐵礦到杜伊斯堡。

去年夏天萊茵河長達一百三十二天的低水位,讓蒂森克虜伯比往年減少製造了二十萬噸鋼鐵。

不只大企業,消費者也感受到二○一八年乾旱帶來的影響。汽油短缺造成價格飆升,德國政府因而動用緊急庫存燃料。

除此之外,萊茵河水位下降導致水量不夠,促成水溫升得快。河岸化學大廠巴斯夫(BASF)及拜耳(Bayer)需要大量冷水讓廠房保持在適當溫度,水溫上升對廠房很不利。

巴斯夫表示,正在加強冷卻系統,也安裝備用系統防止生產停滯。蒂森克虜伯則想升級氣象預警機制,並確保儲存足夠的原物料。

政府為了避免去年乾旱狀況重演,德國交通運輸部部長蘇爾(Andreas Scheuer)七月公布應對方針,包括提早警告水位降低,讓企業可以做其他運輸準備;政府也將設法加強對話,提升民眾對河流上游新水壩建造計畫的接受度。河流專家說,萊茵河上游區域去年十一月至今年六月降雨量遠低於正常水準。另外,德國氣象單位預測出現連續第三個乾旱夏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