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荒漠變雨林 20年種250萬棵樹

 |2019.08.02
277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氣候變暖、空氣汙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汙染等問題尤其嚴重,想辦法盡快改善刻不容緩。其實有些人早就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危害,並且付諸行動改善環境,比如一對來自巴西的賽加多夫婦,用了二十年時間,將一片荒漠變成了綠油油的雨林



賽加多先生(Sebastiao Salgado)是世界最著名的紀實攝影大師之一。他本是經濟學者,二十九歲時接觸攝影,並到一百多個國家展開拍攝計畫,將地球最真實的模樣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九九四年時,因為攝影工作身心俱疲的賽加多,急需調整狀態,他想到了巴西老家的農場,那裡有一片茂盛的亞熱帶雨林,覺得如果能在那片天堂般的雨林邊住上一段時間,大自然一定能幫他撫平內心的創傷。他與妻子回到家鄉米納斯吉拉斯州。他本以為等待自己的是熟悉的森林,沒想到卻是滿目瘡痍,一片荒地。

震驚家鄉雨林

只剩光禿荒漠

賽加多這趟旅行,賽加多的心情不但沒得到緩解,反而更加沉重了,他被家鄉的變化深深震驚。由於當地人缺乏環保意識,大量砍伐樹木賣錢,種植非洲牧草養牛,無節制的砍伐開採和與科學背道而馳的種植造成自然環境逐年惡化,森林覆蓋率跌至百分之零點五,賽加多記憶中的雨林已經退化成荒漠,各種野生動物無法生存,也隨著雨林一起消失了。

天生就有顆不服輸的心的賽加多,和妻子商量過後,決定自己開展行動挽救家鄉環境:「多麼自然、淳樸的地方,已經退化成這樣,太可怕了。為什麼不植樹造林呢?」

但僅靠兩人勢單力薄,他們還需要動員更多的力量。一九九八年九月,夫婦倆成立了環保組織創建了一個名為「Instituto Terra」的機構,到處募款。他們請了一位林業專家來家鄉參觀,對當地環境進行評估,專家表示當地環境雖然已經嚴重破壞,但仍有復原的可能性。

得到專家的肯定,賽加多夫婦開始行動,他們和世界上最大的礦產開發及造林公司之一Vale合作,植樹造林看似簡單,其實裡面的學問大得很,他們必須在當地收集植物種子,培植出幼苗後再回到當地種植,經過對比研究,最終他們挑選了巴西當地的冷杉和豆科植物用於植樹造林,這些植物不但能快速長成森林,還能恢復土壤中的氮含量,並為鳥類和昆蟲提供棲息場所。

技術難題解決了,資金也是個大問題,雖然有國際和州政府的資助以及各種基金會、企業的捐款,但還是經常入不敷出,賽加多忍痛將自己珍藏的五十周年紀念款徠卡M70相機拍賣,得來的十萬七千五百美元補上了資金缺口,換來至少三萬棵幼苗。

從一九九九年到二○一九年,二十年的時間內,賽加多夫婦帶領他們的環保組織和熱心人士,真的在光禿禿的土地上種出了一片森林。隨著樹木的增加,奇蹟發生了,飛禽走獸、昆蟲逐漸回歸,這片土地重獲新生。

賽加多種了二百多萬棵樹,不僅改變了當地的生態,還為五百多種瀕危物種提供了棲息地。剛開始,他們雇了二十多名工人播種,很多人主動前來幫忙,好心人捐來十萬棵樹苗,那片曾經被毀棄的森林,逐漸恢復了原來的雨林模樣。恢復森林的過程中,賽加多也有了新的感悟,他決定重新拿起相機,拍攝下美麗的風景、各種各樣的動物,還有與自然和平相處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