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鄰右舍】 我們社區的 貓

文圖/莫云 |2019.07.29
2231觀看次
字級
長相神似小老虎的「咪寶」。 圖/莫云
貪吃又貪睡的「小山獅」。 圖/莫云
占據市場攤商磅秤的街貓。 圖/莫云

文/莫云

陽光和暖的晨間或傍晚,在小巷弄遇見一隻熟識的街貓,是日常生活中難得的小確幸。

說「難得」,其實是向我們這個社區的TNR義工與愛貓人士致敬,真不知他們得花多少時間與精神誘捕、結紮那些身手矯捷的貓兒,又是如何耐心、委婉地與保守固執的異議者協調溝通,才能讓居民從厭嫌排斥到友善接納,也激發出不少蟄伏的愛心。

有人甚且主動在住屋前、樓梯間或冷氣機上擺置乾糧、水盆與紙箱,方便來去自由的貓兒休憩、飲食,連市場的攤商也和諧相安地任由街貓流連其間;寒流來襲時,還有人貼心地為牠們鋪上溫暖的毯墊。而樂於親人的街貓,更是讓各年齡層、心靈空虛的都市人,在路過時有著不期然的驚喜──這過程,屈指算來,足足走了十年。

就說後巷那隻叫聲宏亮、讓其他街貓聞聲躥逃的大黃貓吧(大夥喚牠「小虎」,我們卻暱稱為「咪寶」)!高興時,見人就咪哩哇啦亂叫,吃過你餵食的乾糧後,又翹起麒麟尾,在你腳邊來回磨蹭;等你驚喜地蹲身伸手撫摸牠時,貓老大卻翻臉如翻書地回頭賞你一爪……對這野性未馴的「城市獵人」,你也只能撫著破皮的手掌,哭笑不得地回家敷藥。

除了路過者的隨興餵食,咪寶其實是有一餐沒一餐的,有些居民也因不喜牠喵喵亂叫而隨時驅趕。入冬時,只有一戶人家善意地敞開車庫,任由牠大剌剌地躺臥在餘溫猶存的引擎蓋上取暖。好幾年過去,咪寶已顯老態,身形更見消瘦憔悴,皮毛也益發黯淡凌亂,直到我們瞧見一個小女孩經常在公寓樓下招喚餵食,隔鄰的美容院也在騎樓擺置貓糧,才讓牠的形體與精神恢復昔日光彩。再過一陣,咪寶又不見影蹤,詢問門口嬉耍的女孩,她頭也不抬地說︰「小虎被人收養了。」

另一則貓事的主角,是有著一身松鼠毛色的「小山獅」。原本也是一隻瘦骨嶙峋、膽怯畏人的貓兒,總是驚惶地躲匿車底或落寞地蹲坐水溝蓋旁窺覷老鼠、蟑螂,卻因一個拾荒老太太的慈藹照顧,逐漸樂於與人親近。再後來,餵食的人愈來愈多,小山獅的體形也日益豐腴,卻變得懶怠不動,總是躺在鋪著軟墊的冷氣機上呼呼大睡;有人撫摸牠時,牠依舊閉眼照睡,只是稍稍擺動尾巴示意。即便偶爾睜眼醒來,也只是伸頸探頭,懶洋洋享用幾口「聚寶盆」內的乾糧後,又接續牠未完成的美夢。

或許是溫馴可愛兼具,小山獅儼然成了我們社區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貓兒。也因此曾經幾度失蹤,急得愛貓人士張貼告示、到處呼喚。幾日後,牠終於再度現身,卻明顯變得消瘦畏葸。大夥猜測是被人抱走,卻因習於自由而驚恐拒食,才被原地釋回。所幸幾日後,牠又回復親人與貪食的習性,居民們也很有默契地認同了:牠不是屬於個人的寵物,而是「我們大家的貓」。

「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端看他們對待動物的方式。」印度聖雄甘地這話說得嚴肅,卻也是實情。行經社區巷弄,目光總會不自主地轉向有貓「駐點」之處,經常見到一個午休的OL、一個剛放學的國中男生、一個騎滑板車的小女孩……輕柔撫摸著打呼的貓兒;有時也會看到上班族或運貨的中年男子在貓前痴然佇立,一察覺有人經過,就裝作若無其事地轉身走開。

幸好,我沒有「裝酷」的顧慮,更樂見一隻在路邊瞇著眼晒太陽的老貓慵懶起身,施施然走來,依偎在我身邊,戀戀不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