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等縣市三百五十位愛書人齊聚研讀,共同深入探討經典要義。圖╱人間社記者李崑銘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張丞瑄彰化報導】佛教經典《維摩詰經》是少數以在家居士為主的大乘典籍,傳誦千古。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十四日於佛光山福山寺舉辦「二○一九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人間佛教讀書會滿穆法師、妙寧法師、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與讀書會講師群,及來自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等縣市三百五十位愛書人齊聚研讀,深入探討經典要義。
福山寺住持滿醍法師引言,明確指出《維摩詰經》以「維摩示疾」、「維摩丈室」、「不二法門」為三大亮點。維摩居士示疾「身體患病,要如何治癒?」運用精神力、心力治療。如患「貪瞋痴」的心病,則用戒定慧治療。
「經典導讀」──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講,法師以「倒車入庫」為妙喻,點出「做就對了」。
《維摩詰經》在美國教授眼裡,它富有哲學思想,濃厚文學色彩,充滿想像力。連胡適都說,它是全世界最長的白話文。「其實,所有信佛、學佛、行佛的人,統統都是維摩居士。」
主題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東南亞執行長彭桂芳主持,邀請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李德全,針對《星雲大師全集》及《維摩詰經》分享修行體會。
李德全簡明扼要向大眾說明《星雲大師全集》共三百六十五冊、十二大類,是認識佛教的智庫寶典,「二○一九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精心規畫《全集》的「經義類」二十四冊法要為主題,探討《維摩詰經》、《六祖壇經講話》等經典,讓信眾能深入經藏,學習佛陀智慧。
慧倫法師以《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六祖壇經》「自性覺,即是佛。」及馬祖道一禪師「即心即佛」等來說明認識即心,掌握即心的過程,須透過觀心,才有條件進入生活禪的修持。他強調,禪者參禪,心要專注當下,而專注當下就是修行。
妙光法師從佛光山不二門建立緣起,提及「不二法門」是《維摩詰經》的核心思想之一,唯有進入不二法門,才會有逍遙、自在、解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