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月眉、米棧部落多種植原生紫米稻。
圖/花蓮縣議員張美慧提供
【本報花蓮訊】花蓮壽豐鄉193縣道月眉部落,當地阿美族自古流傳的原生紫米稻「古拉古拉灣」,因人口外移、產量日漸稀少,社區族人計畫結合割稻尾、製作麻糬等農村體驗活動,提升族人種植意願,未來規畫為當地遊程,歌手張震嶽父親也提供老家作為推廣中心,持續以友善農法耕作紫米,盼為原鄉特色作物保種。
花蓮壽豐海岸山脈米棧、月眉社區試辦紫米教育體驗活動,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子女報名參加,農民安排從農田到餐桌的完整流程,來推廣紫米文化及行銷紫米產品。紫米有微量花青素等成分,營養價值高,但比起白米,花蓮紫米種植面積不大,產量有限,加上人工成本高、產品售價不低,較困難維持市占率。
持續在月眉種植紫米的阿美族人,也是前米棧村長的吳靜枝不希望部落產業斷根,因此包括農村推廣、市集擺攤,舉凡各類型活動都踴躍參加,但也面臨無年輕人協力及接棒的困境。吳靜枝說,所種植的紫米是由祖先留下來,沒有經過改良的原生品種,目前也開發相關產品如紫米茶、紫米牛軋糖甚至是紫米咖啡等,希望將紫米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