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醫療科學論壇 舊金山登場

人間社記者李星儀舊金山報導 |2019.07.12
1363觀看次
字級
引言人呂佳玲(左起)、史丹福醫療中心醫師洪嘉憶、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人工智能Med執行長陳聖雄探討人工智能現況。圖╱佛光山佛立門文教中心提供

【人間社記者李星儀舊金山報導】舊金山灣區首場「宗教與醫療科學」論壇,五日在佛光山佛立門文教中心登場,邀請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人工智能Med執行長陳聖雄、史丹福醫療中心醫師洪嘉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現今狀況和機器人未來的趨勢、醫療新業態等領域議題。宗教與醫療科學是互斥還是互利?三位與談人各以不同觀點詮釋生命的主軸,令現場三百餘位高科技和生技醫療人員受益匪淺。

擁有逾二十年軟體技術研發經歷的陳聖雄,詳細介紹AI的開發歷史、正確定義、現今成果及未來趨勢,他並指出,要將AI當做輔助工具,善用其資訊蒐集與整合的優勢。AI精確的資料加上專業醫師判斷,能降低失誤率、實踐更精準的醫療。未來趨勢應將AI視為幫手,並非競爭者;「AI+人才」若能多元化的應用、互相合作,將提升效率和改善生活品質。

臨床經驗豐富的洪嘉憶分享許多案例,及如何藉助信仰的力量,讓他擁有正念思惟,傳遞正能量與病人互動。視病如親的洪嘉憶表示,當患者面臨威脅生命的疾病時,除承受生理的痛苦與心理的負擔外,還有對生命不確定感的徬徨。這時信仰就成了醫療助力,輔導患者對生命的了解,鼓勵正面思考,祈福禱告,讓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同時獲得身心安適。

「AI是否能取代人類?依佛經的論述,眾生分四生六道,那麼AI是屬於哪一類、哪一道?」心定和尚指出,人類和AI的差異在於,人類是有情緒、情感和意識的;AI只是經由大量資訊的輸出和輸入,產生自我學習,擁有的是技能,不是智慧,亦不能稱之為生命體。佛法是生命的哲學,現今的醫療科技可以改造基因、培養細胞,卻無法主宰生命將來去哪裡。

心定和尚鼓勵大眾要認識自己、改善自己,培養善心意識。一個念頭,會引發行為力量,成為一種習慣,甚至延續到下輩子。「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做自己的主宰者,行為自己決定,業力完全靠自己。也為大眾解說如何勤修禪定以化解情緒;透過禪修,專注自己的呼吸,使心不散亂,意識集中,即可感受到身心的輕盈和放鬆,繼而開啟正向能量,化壓力為動力。

「這個倉庫未來將成為大法堂。」佛立門文教中心監寺覺安法師述及此次論壇的成就,來自十八年前星雲大師的遠見,並感謝全體佛光人在短短一個月內,不分晝夜集體創作,將大倉庫改造成隆重的論壇會場。此次論壇為人間佛教走出去再添新頁,未來將繼續與不同領域接軌,利益大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