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學 美塔學培養數感 科技融入特教

李生鳳、簡美換大樹報導 |2019.07.06
253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簡美換大樹報導】二○一九年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四日的課程,有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李偉俊講授「美塔學的生命教育與創新教學」,分享他自創的美塔學數感教育,除培養孩子的數感能力,也促使大家思考教學方式所涵蓋的意義。另邀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以「大腦與學習」為題,將二十一世紀的新教育理念,傳授給現場近五百位教育工作者。

「美塔學的數感教育要素是排序、配對、分類,現場運用數感撲克牌、手機,排列或運算出特定的數字,讓大家感受到如魔法般的魅力。」李偉俊表示,透過探索和遊戲以及教師的引導,帶動學生快樂地自主學習。

李偉俊說,如果數學可以玩,可以讓孩子重新思考數學。透過創意教學,以生命影響另外一個小生命。他說,生命教育可以「生活、生涯、生命」六個字概括,從個人到人我,到最高層次的目標是知行合一,透過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思辨人生價值的能力。

此外,「翻轉生命的故事」教育論壇,邀請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沈煒軒、陳茂璋,分享如何透過教育翻轉孩子的命運,由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陳慧芬主持。

台北松山工農教師陳茂璋以「做最好的自己──從生命教育到AI教育」為題,敘述曾輔導過重度自閉症學生,在母親陪伴下,參加技能競賽,並拿下金牌,如今完成大學學業。

台中大鵬國小特教班教師張煒軒,以專案「天使會說話」說明如何將行動載具運用在特殊教育上。張煒軒表示,平板教學可以運用在不同的學科,行動載具的使用利於個別化教育的實施。特教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情緒不穩的狀況獲得改善。透過科技的運用,以平板、手機「滑」出溝通的契機,啟動特教生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沒有三歲定終身;也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成功者都是贏在轉折點。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要跑到終點才是贏家,許多傑出的偉人都是『大器晚成』。」洪蘭在講解「大腦與學習」課程時提醒,人工智慧時代,須培養孩子具備機器無法替代的潛能。知識型的年代,隨著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新知識的不斷湧現。

洪蘭認為,獲得知識、訊息最快的方式就是「閱讀」,鼓勵家長協助孩子多閱讀。「透過閱讀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學習無限的知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