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中心黃昏 吹起「那卡西」

 |2007.07.24
54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燈立宜蘭報導】宜蘭五結鄉的傳統藝術中心「雨天表演場」,每天黃昏六時三十分至八時三十分,有很多人陶醉在「黃昏那卡西」的歌聲與樂聲中,回憶四五零年代那卡西風華。

台灣傳統藝術推廣基金會陳筠培表示,這項活動,希望讓民眾藉由懷舊的「黃昏那卡西」氛圍,懷想四五零年代的那卡西風華。基金會聘請有二、三十年資歷的老樂師,如曾在台視大樂隊任樂師的鋼琴師廖捷昌、馳騁礁溪二十年的手風琴及吉他手簡宏生、二十年高音薩克斯風、單簧管及口琴演奏的莫笛,還有世居礁溪的傳統絃樂二胡演奏者林清波等樂師演奏。

主持人何正嬌及張碧玉分別表示,「黃昏那卡西」的構想,符合宜蘭礁溪的「那卡西」文化全盛時期;何正嬌說,礁溪音樂產業早年非常繁榮,但受電子化音樂取代,如今找不到純「那卡西」演奏的蹤跡。她說此一活動等於是礁溪繁華憶舊,令「中年級」民眾愛不釋手,這也難怪「黃昏那卡西」活動會愈來愈熱場。

廖捷昌說,昔日在台北或宜蘭的高檔西餐廳,如果沒有琴師,就不像是一處高檔的西餐廳,可見當年樂師是多麼炙手可熱。而琴師要應付客人演唱,也要將曲子記上好幾千首,凡是客人能唱出口的,老師都要能即時演奏。活動將持續到八月三十一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