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遊客體驗早年鄉下小孩戲水樂趣,漂漂河現場準備大量內胎給遊客使用。圖/徐白櫻
【本報高雄訊】高雄美濃獅山社區是農村再生計畫輔導社區,因位處獅子頭水圳上游,以得天獨厚的條件開發出「夏日漂漂河」活動,大人小孩以輪胎內胎或竹筒當漂浮工具,這項農村限定版的夏日消暑活動全由社區義工獨力舉辦,不靠公部門補助。
獅子頭水圳是美濃平原主要灌溉渠道,獅山社區位於水圳上游,水流和緩、河道開闊,今年夏天,獅山社區發展協會舉辦多場「夏日漂漂河」,每場活動報名都是秒殺,動作太慢搶不到名額。
抵達活動地點,停車場指引牌明確,交通管制人員、水上救生員、報到接待人員全數到位,另有義工協助遊客穿戴救生衣與救生帽,或帶著麥克風在場導覽,分層負責各項工作。
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鍾淑蘭表示,社區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與高雄市府農業局等相關單位補助下發掘社區觀光特色,再加上社區義工團結合作,獅山漂漂河打出知名度,每次活動都很受歡迎,去年起,協會自辦活動,不再需要公部門協助。
活動能成功,眾多投入活動的社區義工功不可沒,平均每場活動至少必須動員三十人以上,義工沒有支薪,頂多領取微薄交通費。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溫仲良分析,獅子頭水圳原本就是鄉下小孩的玩水秘境,水圳戲水是社區居民的集體記憶,從小背著父母偷跑到水圳戲水、回家分頭被揍,所以凝聚力與團結意識特別強,大家想把戲水經驗傳承下去,合力舉辦活動一點也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