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昨召開原物料供需協調小組會議,基於尊重市場體制、品質安全等考量,決議暫不開放自中國專案進口大宗物資,也不實施平準基金,而以確保供應穩定、防止人為哄抬、輔導業者改善製程降低成本、鼓勵業者合船運輸降低進口成本等四大方式,設法維持物價穩定。
經濟部昨天召開原物料供需協調小組會議,受到近日油價、物價連番波動影響,這場例行性會議備受關注,但經濟部手中政策工具有限,僅能朝維持供需穩定方向著手。
經濟部部長陳瑞隆表示,各項平準基金早在一九八九年起陸續取消,在目前時空背景下並不適宜;經濟部徵詢業界意見,業者也認為即使恢復平準基金,對於穩定物價也沒有幫助。
至於開放自中國專案進口黃豆、玉米等大宗物資,經濟部在與國內業者密集協商後認為,中國每年尚需進口二千至三千萬噸黃豆,小麥、玉米也有進口,加上其產品品質水準不一,也不符合國際水準,國內業者實地考察後認為專案進口不可行,因此暫不列入考量。
經濟部對原物料「能做的有限」,可預見近期物價仍持續高張,面對民眾大喊「物價漲、薪水不漲,荷包吃不消」,主計處提出數據指出,一到五月平均經常性薪資,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四六,創五年來最高,所以其實薪水是有提升的。
主計處指出,五月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月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一千零五十七元,較五月增加百分之二點七九;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百分之零點五三;一至五月平均薪資為四萬九千五百一十七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二九。
若再細分,前五月的「經常性薪資」為三萬六千四百九十元,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一點四六,雖然幅度並不是很大,但卻是近五年同期最高,再加上平常性薪資已連續十二個月的年增率均超過百分之一,顯示經常性薪資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