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花蓮秀姑巒溪大港口部落,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在殘缺中讀出圓滿。
青年拉黑子回到花蓮的家鄉原民部落,有一天與長老同往秀姑巒溪出海口看海,拉黑子說:「海浪的速度好快啊!」長老回答:「不是浪快,是你的心快。」有如禪宗公案一般,讓拉黑子「參」起了生命榮枯的課題。
他不斷思索:一棵樹從生長,歷經盛衰榮枯後由山巔跌落山谷,再經四季天候冷熱環境的洗禮、微生物的侵蝕分解、溪水及海浪沖刷拍打的過程後,是消失了,還是回到土地重來一次,以另一種形式孕育新的生命?
於是,藝術家透過作品,試圖探索速度與時間、人與天地的關係:線條如浪,是時間與速度,彷彿不斷滾動的木質圓球是生命的句逗,在速度與句逗的交替中,呈現生命過程有止有觀,而有所領悟。
樹木的興衰榮枯,本是大地生生的不息自然現象,樹木枯萎,隨著大自然的風雨雷電沖刷而下成為漂流木,是記錄著自然中的一種圓滿。
漂流木卡在秀姑巒溪中的大石間至少有七、八年的時間,幾度因颱風帶來的豪雨使溪水暴漲,奔流而下,枝葉都被自然力奪走了,最後留下來質地最堅韌的部份。
拉黑子從殘缺中看見生命的圓滿。展現出堅韌質地的漂流木,透過拉黑子的巧手創作,帶給人的視覺、觸覺是默虛渾厚,無限平靜。即日起至七月二十九日止,在誠品台北信義店六樓展演廳舉辦【PONAL殘─拉黑子‧達立夫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