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霎時把七情俱已昧蓋,參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我只道,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人生數頃刻分明,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塵,這也是老天的一番教訓,它教我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生,早悟蘭因--」 這是元曲「鎖麟囊」的一段,也是影響顧正秋女士最深的。 顧正秋說,她的人生只有戲,在戲裡學得人生,更見證人生如戲。
二十歲那年,顧正秋帶顧劇團來台,在台北迪化街的永樂戲院定點演出近五年,今年恰屆六十年。走過近八十年歲月,她依然步履輕盈,嗓音清亮,心細如髮,條理分明。拋卻了生命裡的一切雜質,徹底堅持她的生活美學,在漫長的內化和自省中,成就了凡夫俗婦難以抵達的生命境界。
年近八十的顧正秋,拋卻了生命裡的一切雜質,保有著一顆純淨的心,在漫長的內化和自省中,成就了難以抵達的生命境界。
顧正秋曾經說過,她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都從「戲」裡汲取;她的友情、愛情、婚姻,也都因戲而結緣。
「戲」影響了她的一生,而她的一生,情緣戲緣交織,也是一齣繁複多姿的戲。
戲劇生涯雖然光彩但真實人生卻遭受波折。一九八七年,顧正秋女士為國家劇院落成首演,同時正式宣佈告別舞台,當時選的戲碼是生平從未演出的「新文姬歸漢」;被問起:「為什麼最後一次的演出,選的是未曾演過的的戲碼呢?」她的回答是:「簡單的說就是有結束也有開始,象徵著生生不息吧!」
聽顧正秋的京劇,閱讀時報出版的《休戀逝水》《奇緣此生顧正秋》,看著年以八十卻依舊細緻的顧正秋,走過亂與缺憾,生命依舊圓滿。